母亲节,实行幸福M计划
标签:
亲情情感 |
分类: 心理 |
Moon--水中有个“月亮”
每一个妈妈,带给孩子的影响都是终身的:无论是所谓的好的髟响,还是所谓坏的影响,等到年轮老去,也一样会发现,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表相,我们和妈妈的爱的关系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如何让爱的关系更温暖,让伤害的关系更融洽,是所有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每一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一堂功课。如果你早―些做做这堂功课,也许幸福会和自已的关系更好一些。
阎维文的老歌总是朴实却能深深打动人心,他的《母亲》是能让很多人听着听着便热泪盈眶的歌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简单朴实的歌词,用白描的手法呈现出多个感人至深而又熟悉异常的场景,就这样将母亲的形象立体地表现出来,感动了无数人。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1/20140511112266576657.jpg
如果说父亲是太阳,那母亲便是月亮,阴阳调和,相携相扶,给与我们不同的爱,为我们撑起最美丽、广阔的天空。母亲,对于每个孩子的重要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人本心理学的先锋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曾启发了许多人。作为一名勇敢的心理学思想家,他是一个天才,他的思想对整个社会科学、实业界以及广泛的文化领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还在继续扩大。在今天,他的一些思想,有不少人已经逐渐耳熟能详,如“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潜能发挥”等。
作为一名犹太移民后代的马斯洛在布鲁克林有一个极不快乐的童年,他曾回忆说:我的家庭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家庭,我的母亲是一个可怕的人。他一直非常厌恶和反感自己的母亲,这一`点在他研究了多年精神分析学,并且多次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后,也从来没有缓和过。从他十几岁离开家后,在母亲的有生之年,他只去探望过几次。在他中年的后期,还带着一种明显的反感写道:
“我对她的反应,以及所有的怨恨和反感不仅在于她的外在形象,而且在于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她的吝啬,她对这个世上的人缺乏爱心---哪怕是自己的丈大和孩子,她的自恋,她对黑人的偏见,她的损人利已。任何人如果与她的看法不同,她都认为对方是错误的。她对其父母和兄弟妞妹都缺乏亲人的关怀,她只有动物一样的自私的只顾自己的本能。
我常常感到困惑,我的理想主义倾向,我对伦理的关注,我对人道主义、善良、爱、友谊和所有其他美好事物的珍视是从哪里来的我确知它们并不是我所得到的母爱的直接结果。但是,我的生活哲学、创立理论的整个取向以及所有的研究,却都可以从憎恶和反感她所喜欢的每件事情中找到根源。”
这段话说得如此强硬而绝对,很难相信它是出自一位由于温和与仁慈而受到普遍敬佩的人的口中。由此可见,马斯洛对自己母亲的反感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想作为一个敏感的天才(经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测试,当年马斯洛的智商高达195),马斯洛有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虽然这很难被人接受。但被自己的孩子如此的仇视,这样的母亲是多么不合格和失败。像马斯洛那样的童年,如果不是马斯洛的话,必定要出大问题。就连马斯洛自己也说:“我是一个极不快乐的孩子……我没有朋友,我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但是奇怪的是,过着这样的童年生活,我居然没患精神病。”也许就只有这一个马斯洛,也只有这一个天才在经历那样的不快和不幸后,还依然健康向上。但从他的话语中,又何尝看不出他的暗自庆幸和伤感。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站在瑞典文学院的领奖台上,面对世界的羡慕和崇敬的目光,他没有选择高调叙述自己成功的不易,宣扬他的文学理论,而是讲起了他的母亲: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据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母亲,对于孩子,对于家庭的意义,是不必也不能详述的。十月在母亲子宫中的原初安全、舒适的经历,幼年时对母亲的依恋,渴望得到母亲认同的心愿,会一直伴随我们终身。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获得怎样的成就,那个有母亲的家都是我们最眷恋的地方。
妈妈的代名词是“家”,有她在我就觉得还需要回去,每次回老家的理由都是这个,我总是给别人说,因为老母亲还在,所以要多回来几次。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就是我的妈妈。
我在36岁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写过一篇给母亲的文章,名为《娘是我的心理督导师》:
娘的生日是农历的八月十六,这个日子对我们做儿女的真照顾。每次中秋节回家团圆,也可以为娘庆祝生日,我应该把这个巧合理解为是娘的善良。
娘六十岁生日时候,我和哥哥商议要不要做一个大一点的活动,娘听说后很紧张地找到我们,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临时家庭会议。她首先表态自己坚决不办什么大寿,我们很好奇问为什么,她罗列出来一系列她经过观察所得出来的“实证分析”。她说张庄的老王在大寿不久一命呜呼了,王湖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是儿女给办了一个大寿,结果没有活几年就死了。娘举出很多真实的例证,我们只得尊重她的“研究成果”。
后来我按照心理学的科学规律,对娘的研究进行了思考,发现不无道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需要有一些愿景和盼头。如果一个人老年人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都觉得没有了愿望的时候,也许就差不多要告别了。看来社会常识和科学之间距离并非很遥远。
今年八月十五的时候,我回安徽老家看娘。生日那天我和娘两个人在一起,我给娘跪下来磕了几个头。告诉娘请她原谅我以前的不懂事,没有能够好好地爱她,有时候甚至不接受她的一些行为。娘有些慌张地说:“我对不起我的小儿子。你大(爸爸)走的早,娘没有本事,你出生的时候,你大(爸爸)生病,娘没有带好你。”
我告诉娘,你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人。首先,你嫁给一个你喜欢的男人,可以说你是一个敢爱敢恨做自己的女人。当你的老公有病没有希望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内心放弃了,你不放弃,这足以说明你是一个不愿意向命运屈服的女人。事实证明最后你战胜了命运,大(爸爸)在你的努力下又活了十多年。正是因为你对自己命运的不妥协,坚强地捍卫自己的幸福,才给我们这几个孩子留下一个家,哪怕是一个棚子,我们在这个棚子下面,走到今天,都有了自己人生的大路。娘,你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女人,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带着你在村子里面走一圈,大声地向所有人说,这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娘。
那一刻,娘和我都感动地哭了。虽然最后没有能够带着娘去表达我的心情,但我心灵深处的声音终于和娘的内心连接起来了。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心灵的连接从来就没有断过,只是被一些岁月的尘土遮住了光华而已。
做心理学这么多年,一只脚向外探索,一只脚向自己内心行走,去探索真实的自我。走得远了,回回头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始终有一个可以让你心灵疗伤的地方,那就是家。家在哪里,它就是在娘生活的地方,娘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十多年来一直在找寻自己的心理学督导,遇到妤多人都不是很合适。其实,我走了一大圈才发现,这一辈子始终有一个人是我最合适的心理督导老师,她就是我的伟大的娘。曾经在她的子宫里游泳,那里是这个世界上最能够让我安全的地方,任何一个心理督导老师都不能够给予的温暖。
三十多岁了,想娘的日子开始在生活中增多,回家看娘的时间也渐渐增多。
明天是我的生日,也是那个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女人最幸福的日子,这是一个感恩的日子。
感谢娘,让我在宽岁这一年又明白了一个道理。走遍东西南北,家才是你为心灵疗伤最好的地方。
修复或者维持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每个人一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事件,也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这,可以算作是一条不需要任何证明和理论依据的真理,我们的内心就会真实地告诉我们:获得母亲的爱,全心全意地去爱母亲,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呼唤。
操作指南
1.在生日的时候,来到母亲的身边,和母亲住在一起三天,每天晚上请娘讲诉她的故事。自己仔细倾听,不要试图改变,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作为原材料。如果在听的时候自己内心也有感受和想要表达的东西,可以用笔记录下来。
2.三天过后,离开母亲回到工作岗位,在一个月内开始创作文艺作品。把母亲的故事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做成任何一种艺术作品。可以是小人书,也可以是连环画,也可以是陶制品,还可
以是剪纸,当然也可以是一篇中篇小说。总之,任何一种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可以的。具体是哪一种,要看自已的现状能力和资源。
3.在三个月的时间创作好作品之后,把作品送给母亲一份,自已留做一份作为家庭中的文化物品作为纪念。当然也可以多做几份送给亲朋好友,自己认为值得赠送的人。
注意事项
1、把母亲的故事作为原材料,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把和母亲的的爱升华到另一个高度,使自己的心灵和人格更通透。
2、这个计划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如果母亲已经不在了,可以寻找和母亲生前相关的人,听他们讲述母亲的故事。
备注:本文节选自韦志中老师的最新作品《幸福干预—一生受用的26堂课》,该书现已在当当网及淘宝店发售。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31218/20131218152540124012.jpg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07/2014050709490829829.jpg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0-34076058,13711195100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211号9栋1805
心理咨询预约QQ:800001976
微信: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新浪微博: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
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祝妈妈们节日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