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式团体动力场建设

(2014-04-26 10:16:18)
标签:

体验式团体

韦志中

学校心理学

教学

班级

分类: 教育

在特定的物理场中由多个心理空间相互作用的心理世界就是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团体动力场,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物理环境条件

课堂就是进行教学的复杂环境,它有具体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个独特的特征。其中物质环境包括大到学校大楼,小到教室和装饰物等的物理世界。每一种物理要素都有助于课堂和教学过程。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课堂环境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关键。通过给学生提供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可以建立内聚力和成员的认同感(即归属感),从而加强这种支持性的环境。

(2) 动力过程

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全体成员组成的空间,称为场。场是一种状态,它是一种温暖、流动、安全、尊重、真诚的会心状态。场是一个过程,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发展的方向需要与目标适应。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创造场和合理地利用场都是一种技术,场不仅可以配合教学,还可以进行人格的培养。在场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空间,场中每个人的心理空间共同组成整个场的心理世界,老师只是心理世界中的一个心理空间,这样的心理世界又受到物理世界的影响。

心理空间、心理世界、物理世界,三者相互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形成团体动力。物理空间作用于心理空间,会使心理空间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会改变心理世界。老师可使用聚焦技术,把场动力聚焦在某一个学生身上,以这一点带动场的面的发展,这样的动力模型称为以点带面。在整个场中老师要尽量关注所有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带动面的点,让动力均衡发展,让每个心理空间都和其他心理空间有紧密的链接,让场均衡。在场中,成员间的交互和相互的学习很重要,场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以班为镜、以成员为镜、以教师为镜,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团体中学习,老师只是偶尔在前引领,多数情况下都是成员在团体中相互学习,个体、小组、班级动力均衡,三位一体,和谐活动,达到效果最大化。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场的把握是需要能力和学习的。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425/20140425204836963696.png

(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工作坊)


(3) 会心状态

会心是一种温暖、安全、尊重的流动的状态。在会心的状态中,成员会做到对自己真诚,这样就能够关注自己当下的感受;对别人真诚,这样就可以描述自己当下的感受,并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接受别人的不同。会心状态是一种发展的方向,是经过优化之后最佳的学习环境,是心理空间之间形成的温暖的心理世界。心理方面的会心状态会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会心状态是一个班级的状态,不是短暂的,是长期有意识建设班级动力的结果,一旦形成,就很难消失,和文化一样,有时候你看不到,但在关键时候透过行为就可以一览无遗。

(4) 课堂教学动力策略

课堂教学动力策略,即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左右。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整堂课都站在讲台上,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学生传授知识,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课标的倡导方向。因此,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倡导教师角色需要多元化,并且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创设体验情境,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及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让学生在其中可以通过体验、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时而在前面引领,时而在左右陪伴,时而在后面促动,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这样的三分之一技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是时而在情境中体验,时而与同伴们分享,时而听教师讲解,教师还要对体验、讲解、分享这三分之一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把握。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


供稿: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文艺中心

编辑: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新闻中心

 


 

全国独家提供整套学校心理帮助计划(SAP)的专业团队

 

体验式团体动力场建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