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标签:
韦志中幸福心理学教师心理资本教育 |
分类: 媒体报道 |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其特征是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
北京十一中学李希贵校长在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自由呼吸。”“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教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在人格、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提升,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提升心理资本的水平。
知名心理学者韦志中老师认为: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是针对教师群体,依托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运用感恩技术,生态技术、生命贵人等心理技术,从教师的自我、关系等作为切入点,实现教师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的优化,提升教师幸福感。
在高二年级的语文课中,小董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品读课文《归去来兮辞》,旨在通过品读课文走进作者内心深处,了解作者的人格特征。
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学生在全班朗读,学生在认真地读着,很多学生读得已经很有味道、很精彩了,小董老师时不时表扬“很不错!”热烈的掌声不断响起。几个学生读过后,小董老师问:“能否给老师一次展示的机会呢?”掌声更加热烈了。
小董老师清清嗓子,认真而投入地读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即自以心为形设,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读罢,小董老师问:“哪位同学能说说老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
安静了半分钟,有学生举手:“老师,我认为你后边读得有点快,最后一句中,作者既有归乡欣喜,也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应该再舒缓一些。”
“说得有道理,老师有点儿紧张,谢谢你指点,老师特别佩服你直言的勇气!还有哪位同学来找找毛病,呵呵,老师绝对不会打击报复,放心!”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有一名学生举手:“老师,我认为你在‘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处应该读得语气轻快一些,应表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谢谢你的点评,有你们的陪伴,老师一定会进步得更快。”
这样的课堂,少了些压抑,多了些平等;少了些紧张,多了些自然。这样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打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别有一番感情在心间,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信心满满。
在一节历史课上,陈老师刚刚理过头发,特别短,他自嘲说:“这几天你们的表现不是很好。我有责任。我想从我开始,从头做起,从这节课开始。你们有信心吗?“有!”全班学生回答得整齐洪亮。
教师自嘲的小幽默、自我归因的做饭和不服输的心理品格,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班级自信心的重要都起着很大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诺德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恐慌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氛围和情绪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感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
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人”,教师只有人格健全、情绪稳定,才能在课堂上有一个积极的生命状态,更好地发挥其教学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伦春旗大杨树二中,呼伦贝尔,165456)
本文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7期,作者为敖文利,刘丽凡,韦志中。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0-34076058,13711195100,13711363813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166号中旅侨苑B2座501室
心理咨询预约QQ:800001976,1246706478
心理咨询E-mail:wzz-1003@163.com
微信: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新浪微博: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