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工
作室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67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专题:80女孩学做“80分”妈妈

(2013-05-11 17:37:13)
标签:

育儿

分类: 媒体报道

母亲节专题:80女孩学做“80分”妈妈

——心理咨询专家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受访专家

韦志中 国家心理咨询督导师、武汉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冯夏婷 儿童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博士      

吴冬梅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本周日是“母亲节”,今天,我们专门为80后的女孩做一篇母亲节文章。80后女孩已经成为新晋妈妈的主力,而她们多是独生子女,她们的童年百宠千娇,直至成年,大多仍未离开父母的荫护。但某一天,她们当了母亲,按专家的说法,她们中的很多人心智、情绪还像个“小女孩”,既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不能给孩子良好的情绪支持。既缺乏养育孩子的心理条件又没有心理能力,所以很多时候面对孩子成长的种种问题,时常会显得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这种状态既影响孩子的成长,又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健康。所以,想当妈妈,先做点准备,从怀孕一开始就要不断学习,学习做一个起码“80分”的妈妈。

Part 1 缺乏母亲素质是年轻妈妈的“硬伤”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30509/20130509164223792379.jpg

●打造自己的气质和持家技能

●从浮躁走向平和的心态塑造

●控制自我的定力培养

宋庆龄说过:教育好一个男人只是教育好了一个人,教育好一个女人就是教育好了一个家庭。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亚里士多德对母亲素质要求更高,他说,“必须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就优良的城邦”。

“现在,年轻妈妈们往往还不懂得如何做一个好母亲的时候,孩子便出生了。”儿童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博士冯夏婷发现——

很多80后女孩可能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该如何做一个好母亲,而在成长过程中又缺乏做母亲的教育,比如家政、烹饪、理财、园艺、插花、育儿知识。

因而目前大部分母亲的心理素质和养育孩子的技能还是比较欠缺。孩子出生后,一大堆的问题都涌出来,这让新妈妈们措手不及,这种混乱和盲目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健康,这对于中国年轻妈妈来说算是一个“硬伤”。

母亲是榜样。比起唠唠叨叨的诸多要求,母亲的气质更能成为示范。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吴冬梅说——

妈妈希望孩子怎样,在他面前做成那样就好了。比如,你希望他爱读书,就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与氛围。

在幼儿园里,吴冬梅能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家长,母爱泛滥的、焦虑不安的、斤斤计较的、急功近利的……每一个妈妈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全部奉献给自己的孩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和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这种状态,带给孩子的其实是负面的情绪影响:焦虑、不安、无所适从……

国家心理咨询督导师、武汉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韦志中从《西游记》中悟出育儿之道,他认为,从现代心理学视角看,观音在《西游记》中实际上是充当着悟空妈妈的角色,而且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妈妈。

孙悟空那么顽皮的孩子,跟着师傅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那么多妖魔鬼怪,各种危险和诱惑,为什么观音作为“母亲”就不会焦虑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观音有一个健全的自我,她拥有爱、智慧、信任、希望、独立性、忠诚、创造等诸多积极的特点,同时她有着超强的心理素质的,从不手忙脚乱,失去分寸。她也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时机未到,绝不出手。


 

Part 2 学会为孩子当“拉拉队”而不是当“考官”

●摒弃用“考”的方式要求孩子,用“考”的结果衡量孩子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30509/20130509164592399239.jpg

●在不远处保持关注

●让孩子感受母亲的支持

冯夏婷指出,做一个母亲,平常心很重要。她说:“在我看来,孩子遗传了父母的基因,在智力、性格等都有父母的印记,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无论孩子是石头还是金子,作为母亲,你都得接受,因为这就是你生命的延续,实际上也就是接受自己的一部分而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个母亲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陪伴、照顾、引导。对孩子来说,母亲就是一个拉拉队队长,为孩子鼓劲加油。孩子在这种暗示下,对自己有更积极的认识,这些正能量就会爆发小宇宙,聚积成长的动力,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否则,你越着急,越是不满意,越是批评、挑剔孩子,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向你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事情就是这么的奇怪。

韦志中认为,要学会在 “不远处”关注孩子。“不远处”这三个字其实是一门艺术。

在《西游记》中,观音位高权重,完全可以命令或安排悟空去跟唐僧取经,但她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悟空,在说完自己的建议之后,观音会问悟空:“如何?”可见充分尊重悟空的选择。“如何?”——可以成为今天的家长学习的最简单的“佛语”。

观音不仅时而在前点化孙悟空,也经常在悟空的背后给予安慰和支持。为了给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的定心丸,观音许下承诺:“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这句话让孙悟空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现在的孩子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几乎跟孙悟空取经有得一拼,而家长往往一味地对孩子施加压力或者提出期望。此时观音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排除孩子的后顾之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支持你”,相信这样话,对孩子来说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观音是一位从容淡定的母亲,除了救悟空于危难之中,她平时很少干涉孙悟空的生活。她只在“不远处”微笑着看着,尊重属于孩子的生活。

 

Part 3 从“无间”到“有间”,从寸步不离到有求才应

●不主动干涉,尊重孩子的判断

●让孩子学会寻找解决方法

●该出手时才出手

韦志中说,“有求才应”是观音的管理技巧。

《西游记》里孙猴子闯祸是家常便饭,每次化解困难,悟空就会去搬救兵,不过他搬救兵是有先后顺序的,先是天上的朋友,再是老师长辈,最后才是观音。孩子也一样,遇到了困难,是不会首先回家求救的,定会先找遍所有同学、朋友、老师,实在不能解决了,最后才找父母求救。观音对这一切了如指掌,但是她没有因此就急忙跳出来,显示自己的神通广大。事实上,等悟空硬着头皮来找到她,她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妈妈作为孩子的重要家人,是孩子尊重敬仰的对象,所以每个孩子都希望在父母心中留下好印象,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一旦他们闯祸,便会害怕父母知道,这也是孩子维护自己自尊的一种需要。同时,找身边的朋友,也算是孩子自己发挥主动解决问题的尝试。

因此,韦志中认为,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妈妈就应该像观音一样,该出手时才出手。

《西游记》中,除非在危难之时,观音极少主动帮助孙悟空,她尊重并且相信孙悟空的判断,一直坚持“有求才应”的原则

相关链接:

      新书推荐:《向<西游记>取育儿经》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后记——生活处处有学问    

      一本亲子教育的指导方略——《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出版新闻通稿

 

 

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