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画艺术治疗感悟

(2012-06-20 09:17:31)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

广州心理

教育

分类: 学习

绘画治疗第二次课程感悟

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阴越

2012年5月30日晚,我参加了韦老师主持的第二次绘画治疗课程,对绘画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及体会,同时在课程当中也有几点新的感悟。

1、关于表达与分享。课程开始,韦老师要大家分享完成上次课程中布置的两项作业过程中的体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没有太多分享的冲动。一个可能是因为刚坐下来,似乎进入不了状态,思想有点飘忽。另一个可能,是之前已经就其中一项作业和一位同学做了分享,而且是非常充分的分享和表达,感觉自己已经没有更多需要表达的,如果要表达也只是重复。因此我就在思考,艺术治疗就是让人们表达,那么表达到什么程度算是充分了?是不再纠结,不再更多地考虑那件曾经思虑万千的事情或者人了吗?是忘记那件事情或者人了吗?艺术治疗经常要在评估、表达、呈现、转换、康复六个阶段中兜兜转转,多次表达,那么是否有个点,到了那一点表达已经完结了?完成了转换、到达了康复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可能一个是症状上的判断,症状好转甚至消失,另一个是主观的判断,轻松的感觉、放下的感觉,可以把眼光投向更有意义的事情。

2、关于第一窗口。韦老师让大家做了一个叫做“风景画”的技术,就是把路、河、山、田野、房子、人、树、动物、花草和石头等10样东西画在一张纸上。之后分组讨论,从看到画面的第一印象中最主要的东西入手,这叫做第一窗口。就如同每个人的画不同一样,每个人看到的第一窗口基本也都不同,这种判断是基于一种综合了理性与感性的、直觉的选择和判断。但是不管从哪个元素作为入口,我们都可以逐渐找到全部重要的内容。因此这个第一窗口既是最强烈第一印象的选择,也是一个探寻整体部分的出发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始解读画面及其意义。

3、关于内分析。韦老师强调,过多的分析难度和风险很大,可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画面,咨询师的“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分析,那么咨询师就失去了专业性。韦老师举例讲解了一些元素,如“路”“河”,画面内容的相互关系,以及构图各部分,如左中右部分所代表的潜意识现象。但是在小组中对一位学员风景画的分析时,我发现这种“内分析”的难度是很大的,首先它需要有对画面元素的精神分析类解读,其次还需要大量的经验,对不同人画出的不同画面有多大量的接触和分析,而且对咨询师的客观无偏见以及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虽然面对着一副画面,看到很多令人好奇的符号,但画者本身做不出太多解释,而我们也分析不出来。这就是内分析功力太浅的缘故,因此需要好好学习有关的基本功。

020-34076058  13711195100

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www.wzz.com.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