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寻找自我,破解魔咒

(2011-11-26 09:48:03)
标签:

转载

寻找自我 破解魔咒

——读《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有感

                    痴星狂士

    韦志中老师写的《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据说是“中国第一部心理治疗小说”。正因如此,对心理学一有兴趣的我,在小说刚出版上市时,就把它买了回来,放进了书柜。但在这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我却迟迟未能拿起这本小说,一睹为快。直到今年年初,我才翻开了这本小说……

一个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的女“来访者”,在男心理咨询师的引领下,进行了一场心灵探索与成长之旅。最终,找到了内心中“失落的小孩”,完善了自我,不但自己走出了生活的困境,而且成为了一名能够帮助更多人找到幸福的心理咨询师。

小说的内容简单说来就是这样,是一个看起来略显普通的故事。但没想到,它却带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带给我的影响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那时,可以说正是我人生的一个“创伤期”。因为遇到了挫折,感觉生活失去了色彩,终日纠缠于心中的种种情感之中,徘徊求索,不得要领。在此期间,我读了这本《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正如先前所说,这本“心理治疗小说”,对于“受了伤的我”,它不但为我做到了“止痛”和“疗伤”,还一扫我心中的迷雾,重新使我的内心坚定起来。而且让我的心灵获得了里程碑式的成长,使我以前所未有的深刻重新审视自我,审视我的生命!

在小说中,主人公陈逸芸或许开始时也没有想到心理咨询会给她带来什么。开始时,她只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管理情绪、释放压力。渐渐的,她发现在混乱的表面下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正因为有了现在的她,才有了现在这样混乱的生活,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就必须真正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于是,她便踏上了惊心动魄的找寻自我之旅,而同她一起上路的,还有读小说的我。

自我是“自用而不自知”的东西,而找寻自我的经历注定会是惊心动魄的。因为在我们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就好比给自己穿上了一件起保护作用的“马甲”。渐渐地,马甲越穿越多,真实的自我被重重地包裹起来。最终,连我们自己也忘记了自我的模样,这时候所谓的“保护体”,其实就变成了禁锢自我的牢笼!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并脱下一件件伪装,把自我从心底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定会让我们感到惊异、剌痛,甚至还会流泪。而当你真正地发现那个藏在你内心深处的“孩子”时,你更会感到震惊、悲伤、耻甚至是害怕。因为他(她)的样子也许是你做梦也想不到的!但你必须承认,他(她)就是最真实的你——或者说是还未长大的你。

“在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是我们的自我。”“……今天的自己,就是由此塑造而来。为什么我们的自我会一直住在心里,而不是伴随着我们长大呢?是因为过去的那些事件在我们经历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一直没能从某个事件中走出来。”这是书中对“内在小孩”的描述。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描述,内在小孩就是自我人格组成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是个体长期人格形成中的一部分,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很多人的内心里甚至存在着多个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虽然无影无形,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创伤型小孩让我们感到恐惧、悲伤、自卑和自责,甚至不惜让我们以破坏自己生活的方式来惩罚自已;天真型小孩让我们变得很可爱,但却不愿意承担责任;骄傲型小孩则会让我们天不怕、地不怕,甚至放荡不羁,自以为是……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的内在小孩一直都在以他们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他们也许很任性,很孩子气,但同时他们也是孤独的,可怜兮兮的。他们总是不断地给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想让我们发现他们,继而关注他们。而我们却又总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忽视了他们,所以问题就出现了。

书中,陈逸芸发现她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创伤型的内在小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来自她从小就有的内疚感与不安全感——因为她认为她的出生没有使父母达成愿望,是一个多余的孩子。这使得陈逸芸感到很自卑,所以她小心翼翼地生活,努力讨父母以及周围人的欢心,却从不顾及内心中内在小孩(真实的自我)的感受和需要,反而一直在压抑内在小孩,并把所有的过错和责任都推给了她……

当我读到这里时忽然发觉,我自已不也正是这样的吗!随即我发现在这一刻,我也找到了我心中的内在小孩。而他也是一个受了伤的、可怜的小孩。

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对于这个发现我一点也不感到惊异。因为我马上意识到,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这个内在小孩的存在,只是从前我一直都在有意的忽视他,甚至是逃避他,因为他确确实实代表着我内心深处那最最不愿意被触及的地方!而当我终于正视他的时候,我也对我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是一个残疾人。从小因为身体的残障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这让我感到自卑和自责。儿时的我弄不清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是我的错?还是其他人的错?我开始像陈逸芸那样的责怪自己,然后尽力地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优秀的一面,却一直在回避真正的问题。我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了心中内在小孩,压抑他,排斥他,从来没有顾及到他的感受,让他受尽了委屈。

而他也因此伤得越来越重。同时,因为我对他的压制,也把一种负面的能量灌注给了他。渐渐地随着这种能量越来越多,内在小孩就开始运用它和我进行对抗了。他向我传递信息,想让我关注到他。可惜我仍然我行我素。其实一开始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可后来我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他,而且对他不断地强调:他是个有错的孩子,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错,所有人的不开心也都是因为他,他应该为这一切负责,而且甚至不能被原谅!“既然你们都不在乎我、原谅我,那我为什么要在乎和原谅你们!”他开始变得非常的愤怒,并用这种愤怒影响我,使我做出不合情理的举动,把我的生活变糟,以此来惩罚我。其实,他这样做真正惩罚的还是他自己……

我忽然醒悟到: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我不能够接纳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我从来没有服过输,我坚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让自己变得强大,最终走出逆境。可是我走错了路。我没有选择勇敢地面对问题,反而选择了逃避。我无法接受自身不完美的现实,所以就给自己穿上了伪装的外衣,自欺欺人。但是就像前面所说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更加伤害了自己,同时也伤害了身边的人。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应该也必须改变自己。我要真正的面对问题,勇敢地面对不完美的现实,不再逃避,不再自欺欺人,最重要的是我要真正的接纳我自己。要做到这点,我首先要得到内在小孩的原谅。

书中讲到了名为“石头的故事”的心理咨询技术和给自己的内在小孩写信沟通的方法,我读了之后,也学着给自己的内在小孩写了一封信,希望那个孩子能原谅我。我知道仅仅一次的沟通是不能让我以及内在小孩发生彻底改变的,但我希望以此为起点开启我与他的新关系,从此以后我要沿着这个新的起点走下去,努力地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最终实现心灵真正的成长。信是这样写的:

“孩子,对不起,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忽视了你,不但没有关心你、理解你、爱你,还把一切责任和错误都推到了你的身上。对不起了!你一直都想告诉我:你不是坏孩子,不是多余的,不是给人添麻烦的负担,你希望得到关心、理解和爱,你可以变得非常的优秀,非常的棒!可我一直没有明白。真的对不起!其实过去的那些并不是你的错不是!!也不是其他人的错!不用再惩罚他们了更不用再惩罚自己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幸好我们现在还有机会来弥补现在让我来关心你,理解你,爱你!让我们一起重新成长!重新开始!

如信中所写:我希望同心中的内在小孩一起重新成长。其实我一直对以前的错误耿耿于怀,现在我领悟到重新接纳自己恰恰就给了自己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过去的一些事虽然已无法挽回了,但更重要的是,还有好多事现在挽回还来得及!而且我还可以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次,我相信我能够做好!先前的经历虽然痛苦,但却是我的一笔珍贵的财富。没有那些,我又怎么能有这些体会,让心灵得到成长呢?

一个连自己都否定的人,他又怎么能得到其他人的肯定呢?同样,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接纳的人,他也必定不能接纳其他的人或事。

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一个认可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只有认可和接纳了自己,我们才能最大地发挥我们生命的能量,使我们变得真正的强大和优秀。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自强不息”。

只有接纳才能改变。一些现实是不能改变的,但当你接纳它以后,你会发现它变的和原先不一样了,因为你的接纳而发生了改变,如果你一直将它们排斥在你的世界之外,就意味着你永运不能影响到它们。放下不必要的执着,反而会有别样的收获。接纳自己开始,逐渐学会了解别人,进而理解别人,最终接纳别人,这不仅是一个心灵成长的过程,因为接纳了别人,也等于给自己多开拓了一片空间。而如果达到了可以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接纳的境界,应该就是所谓的“厚德载物”了吧。

“太阳是不会因为要满足我们的愿望而升起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要求太阳因为我们的愿望而升起。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有很多与我们的愿望不相符的事情。”的确,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能遂我们所愿,也有很多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发出“世界是残酷的”感叹。但这个世界真的是残酷的吗?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生活和生命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当我们去漠视这些规律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更快地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相反,会失去得更快、更多。”这世界并不是专为我们而设计的,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这规律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怨天尤人或者违背规律一意孤行,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所以往往“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才是问题本身。”人生在世,自然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有时甚至会让我们绝望。但是不要放弃。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问题,遵循正确的规律,用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去处理问题,曾经失去的也许不能重新得到,但在未来一定能收获的更多。最终,也一定会使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释放出宇宙间最耀眼的生命之光!

寻找自我,破解魔咒。每个人都希望认识真正的自我,破解他(她)生命中的魔咒。“我们在别人眼里到处找我们自己,却发现自己就在自己心里。”那个真正的自我就住在我们心里,而他(她)手中掌握的就是我们生命的魔咒。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心去寻找自我,也要用我们的心去破解魔咒!人生的过程和目的也许就在于此:寻找自我,战胜自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以上是我从《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命的四大魔咒》这本书中获得的启示。除此之外,书中关于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经验运用、婚姻家庭以及个人梦想与家族梦想之间的关系等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都令我受益非浅(比如,“个人梦想要与家族梦想相互交融”的观点,使我想到如果把“家族”概态放大成民族或国家,这个观点也是可以成立的。即:一个人的梦想要与民族或国家的梦想相互交融,他才能在内心里认可自己。),但因篇幅所限,就不赘述了。此书被称为“心理治疗小说”,我读过后,感觉它更像一束照射心灵的阳光,照亮并温暖了我们的内心世界。真的感谢韦志中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本好书!

人生要经历太多的磨难与挑战,或许就像书中最后“老神仙”对主人公陈逸芸所说的:这些是这个世界给我们的考验。而最后通过这些考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就好像一块玉石,需要经过反复地打磨才能成为一块美玉!而心灵的真正成长,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实,这篇文章是我年初开始写的。写了一半后,便停了下来,直至大半年后才又重新接着写。想来,或许还是因为心中的某些障碍没有克服所致。所以更加体会到,心灵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会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其实,不管什么问题,面对总比逃避好。要想走出心灵的阴影,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朝前走!未来是未知的,但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阴影,走进阳光,走进一片新天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