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杨树二中校园通讯(二十六)
幸 福
离 我 们 有 多 远
沈桂春
随着“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心理能力和心理条件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就是教师的成长成为制约教育改革的首要因素。为此心理学者韦志中老师为我校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幸福与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培训,韦老师设置了影响幸福指数的五个因素:即个性因素,情绪因素,小破孩儿,躯体(健康)因素,人际关系。我体会这些心理条件与能力是否具备、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如何?就是我们能否在工作中感觉到幸福的重要因素。
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对幸福的解释是: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幸福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对现实生活和境遇的一种心理感受。再通俗的说法就是一种心态的表现。是哪种因素影响你通往幸福的目的地?参加完培训,我对幸福有了一点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影响教师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本职业的热爱程度和敬业精神。这些因素对不同的教师的影响程度会不同,这取决于每个教师的价值观、生存境况、生命境界。但可以肯定这些因素对所有教师的生活的幸福指数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影响到一个教师对于职业的安全感、认同感、成就感以及最终的幸福感。要让老师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乐教,又取决于心态。
有人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得到的太少,不公平。我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以我们的身体为例,一双脚负担最重,应属功劳最大,但结果却是把它放在鞋里不见天日,并且每天捂得臭烘烘,它在大庭广众之下从来没有什么露脸的机会,而一张脸什么都不干,却高高在上,很张扬。凭心而论就连我们自己的身体分工都没有摆布公平,还奢望世界上所谓绝对的公平吗?公平就是我们每个参与社会合作的人承担着应承担的责任,得到应得的利益。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是怎样较好的承担起我们应承担的责任。
美国一次舆论测试,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A$ K) j' z/ p+ k7 v, F9 q7
n许多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从中挣钱,这是人生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 ]1 3 I. g# K0 }; o8 o:
^)
x可是,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能遇到这样的工作是我们的幸运。好多人于是陷入烦恼的苦海。为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愤怒和烦忧。甚至于有些人已过不惑之年还在抱怨不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呢!我觉得,对当下的工作实在不满意甚至于忍无可忍就采取积极的态度,换掉它。如果你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工作就应该改变对待它的态度,尽量积极的去面对它。能够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人生的智慧,更是生存的策略。这个世界,这个工作,这个岗位,不是为了你一个人而存在的。特别是我们教师这个岗位,你所面对的是渴求知识正在阳光下成长的孩子们,既然你已经到了这个工作岗位,就要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好,这也是一种人生的责任。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许多人老是去寻找自己所谓理想的工作,但是现实总是与其相悖。现在各个岗位都不缺人,缺的是优秀的人。我们已经先入为主,占据一个岗位,还老在抱怨,而有些人正为一个岗位一个饭碗发愁,那莫不如成全了他们的幸福,你勇敢的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比利时的一家杂志曾经就“你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为题,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
`( s1 N0 % e6 I! s* N2
[人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调查。大约有72%的老人认为“自己在年轻时心浮气躁,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没有奋发努力,等到自己明白过来,为时已晚,以致后来事业无成”。可见,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幸福,而是幸福在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没有努力去抓住它。
前几天回老家探亲,有个侄女也是老师,我鼓励他当班主任,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有较深的感受,不当班主任就没有自己真正的学生,哪还能体验到工作的成功喜悦呢?只图眼前享受,你从工作中积累到的东西也会很少,有一天如果竞争上岗,岂不是有如长安君一样“何以自托于赵?”,连忧患意识都没有,哪还能找到幸福的感受呢。没有根基的大厦,很快就会倒塌;没有踏实工作的心态,成功永远只能是空想。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实际上,无论什么工作,你如果能秉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真正积极的重视它,它都一定会带给你真正想要的一切——幸福、快乐、成功与荣耀。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农民帕霍姆为了买到尽可能多的土地而不停地走,因为买卖双方约定从清晨到黄昏他走过的土地都将属于他,帕霍姆为此拼尽全力,最终力竭而死。这篇不长的小说如此结尾:“他的仆人捡起那把铁锹,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在了里面。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这一句话犹如暮鼓晨钟,让人心生无限感慨,有一天我们都要化作泥土和空气,虚荣与浮华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有关幸福的公式:幸福指数=满足感÷欲望。贫穷注定无法得到幸福,然而,认为有足够多的钱便能幸福的观点也被证明是南辕北辙。就是说,要想增强幸福感,只有两条途径,或者是增大分子,不断地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或者是缩小分母,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望越小,也就越容易满足。幸福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财富的拥有者能否自觉地节制欲望,不把过多的注意力浪费在追求虚荣与浮华上。健康合理的财富观才是找到你人生幸福的关键。
西方有智者说过,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心态决定状态,这就是你主导人生境况的砝码。爱你眼下的工作,心态决定了你的出发点,也决定了你离幸福有多远。实际上,幸福就在把握今天,幸福就在你的脚下!
201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