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破孩成长记——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活动报道

(2011-01-06 20:57:31)
标签:

小破孩

人格心理学

心理学俱乐部

韦志中

心理

心理学

本会

内在小孩

感情

分类: 沙龙

12月25日,是星期三俱乐部以《小破孩成长记》为主题的八期系列活动的第一期。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101231150152-0.jpg

 

因为是系列的成长课程,该期课程一开始,韦老师深入浅出地给了更多理论上的指导,作为理论理解上的铺垫。

破小孩理论:我们每个人的内在自我中,都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内在小孩。这个内在小孩是我们在人格成长中的一种固结,会在我们与特定人物相处或在特定情境中跑出来。他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有时甚至是不讲道德的。平时我们会把这个小孩放在家里,不带出来,只有在特定情境下,当我们感觉安全、亲密时才会出来。

接着韦老师用发展心理学及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解释了自我的成长过程,在自我建构过程中、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与重要他人关系的建立,影响着我们自我的成长。

在跟母亲关系的建立中,一种是受到了忽视的孩子,没有在妈妈的温暖中长大,他对妈妈是又爱又恨的感情,内心是有怨恨的;但是随着长大,道德的要求又必须压抑这种内在的自我,于是就会有冲突,出现对自我的不接受,不认同。

另一种是被妈妈过分爱护的孩子。当孩子长大了,要成长,要走出妈妈的世界时,妈妈却抱着怎么都不肯放手。

这两种都会不利于人格的成长和完善,有的人可能穷其一生都会在挣扎中痛苦。

对自我的认识是最不容易的事,可只有了解自己,然后接纳自己,最后才能爱自己,进行自我的成长。

接着韦老师与成员们进行了感受的分享,体会的互动。让每个人挑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小孩,让每个人给自己的内在小孩写封信。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101231151958-0.jpg

 

http://www.wzz.com.cn/other/Files/upfile/20101231152234-0.jpg

 

这次的分享给成员最大的收获是,原来我们都有内在的小孩,只是有的人早就看到了,有的人感觉到了,而有的人却不愿意去看到。

这次只是整个成长课程一个开始,在以后的课程中俱乐部成员将在韦老师的带领下,更重要的是在分享中给予彼此更多的支持,共同成长。

 

 

广州韦志中心理工作室咨询预约电话:020-34076058

官方网站:www.wzz.com.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