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独进阶技巧]数对法(二)

(2016-04-14 10:21:0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数独益智
  • 对基础余数题而言,数对是非必要的解题技巧,但为什么要用数对呢?
  • 前面谈到数对有占位的功效,透过数对的占位,可以将一些点算的解题步骤转换成摒除步骤,如此可以降低点算的负担。
  • 数对的另外一个功效就是聚焦,把余数解的位置点出来,请看下面的图解说明。

    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uploads/monthly_05_2010/post-3-1274543057.png 
    上两图,若个别看第 6 列的数对或第 3 行的候选数都看不出有解。

    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uploads/monthly_05_2010/post-3-1274543077.png 
    上左图,将两个单元一起看,第 3 宫是交集,因此把焦点放在 r3c7。
    上右图,r3c7 = {15},因与数对同在第 3 宫因此 r3c7 = {15} – {1} = 5。
  • 数对的另外一个功效就是聚焦,把余数解的位置点出来。
  • 曾在 唯一余数法的应用探讨 中我们提到过唯余点算容易,但是要找到哪里是唯余不容易
  • 下面这个例子也是用数对来聚焦唯余:

    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uploads/monthly_05_2010/post-2-1275110469.png 

    1. 左图:数字7与9对第三宫摒除得到r12c9为79数对;
    2. 右图:数字3与6对第三宫摒除得到r1c78为36数对。
    3. 继而得到唯一数解:r2c8=5。

  • 通过两个数对,我们把原本复杂的点算转化成了唯一数。
  • 可能很多人有这个体会,找宫的数对比找行列的数对容易一点,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uploads/monthly_05_2010/post-2-1275112601.png
  • 左图:数字1与4对第二宫摒除得到r12c5为14数对;
  • 中图:数字7对第二宫摒除得到第二宫的7在C4;
  • 右图:数字7对第五宫摒除得到宫摒余解r5c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uploads/monthly_05_2010/post-2-1275113000.png
  • 左图:数字56对C4摒除,得到r47c4为56数对;
  • 右图:数字9对第八宫摒除,得到宫摒余解r8c6=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比下上述两种解法,第一种找到宫数对以后还需要通过区块宫摒除得解,而第二种找到行列数对后只需宫摒除得解。
  • 在解题过程中很多需要技巧的组合,所以并不能用一个技巧的难易来评判这个盘势的难易,更不能评判整道题的难易了。
  • 有的时候一些数对是被其他数对隐藏的,如果没发现第一个数对,也就找不到第二个数对。
  •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uploads/monthly_05_2010/post-2-1275129970.png 
  • 左图:数字2与9对第六宫摒除,得到r45c9为29数对;
  • 中图:数字1与7对R4摒除,得到r4c28为17数对;
  • 右图:数字5对第六宫摒除,得到宫摒余解r5c8=5。
  • 有的时候单独的两个数对也能形成新的数对,从而得解,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uploads/monthly_05_2010/post-2-1275133265.png 
  • 左图:数字2与4对第七宫摒除,得到r79c3为24数对;
  • 中图:数字2与4对C8摒除,得到r39c8为24数对;
  • 右图:由上述两个数对得到r9c38为24数对,所以r9c7=3。


文章来源:独数之道     
更多高级技巧请光临:http://www.sudokufans.org.cn/forum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