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李建学
三月阳春,杏花就要开了。
两年前的三月中旬,跟隔壁老王踏青,一路溜到蓝田县华胥古镇的杏花谷,于春色深处体验了新冠病毒风声鹤唳之余的清爽。算起来,已经一年零三个月没有走近田园山林了。
![[转载]杏花要开了 [转载]杏花要开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想念杏花,想念春草的气息,羡慕那些能到处行走的日子。
杏花怒放,才是春天的烂漫。
都说桃花艳若美妇,出墙的却是红杏。
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给杏花另一种喻义,且在汉语里成为经典。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春雨江南,古人曾把此物当做观赏品出售?
据说杏树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史。公元前问世的《管子》中,就有杏树原产中国的记载。杏树树龄长达百年,既能采果又可赏花。近三十年,各地名目繁多的杏花节,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常见案例。
错过三月的杏花,也就错过了春意一番。
![[转载]杏花要开了 [转载]杏花要开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多年前,我在短篇小说《牛毛井》中,写了一个矜持的村妇——山杏。主人公的名字,除了乡村的味道,也在隐喻“出墙”的命运。
想念杏花,找到唐人韦庄的一首“花间”词《思帝乡》,体验另一种怀春的激情。
词曰: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暖风即至,杏花将开。纵然不再年少,也无需辜负一季美艳。
想念杏花,从诗文的浪漫,跌回现实的残酷。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做恶多端的人,从来都不缺自信。
反思:我们不能一味站在惯性的角度,痛恨秦桧严嵩之流的奸佞。
因为,在秦桧严嵩他们看来,其所作所为不仅忠君,且在报国;甚至是用自己的方式,为某个时空的利益分配呕心沥血。再换个角度来看,难道当时的皇帝、官僚集团包括老百姓,就没有顺从秦桧严嵩他们忠君报国甚至呕心沥血?
我们可以笑看秦桧严嵩们牟利之外收获的骂名,却不可轻视奸佞之人的智商,特别是他们玩弄权术的手腕。
![[转载]杏花要开了 [转载]杏花要开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杏花宠辱不惊。
期待春风,期待生命的绽放。
2022年3月3日晨于西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