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仙游红砖厝将和闽南红砖建筑将于201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标签:
海峡论坛仙游新闻女性世界及时新闻旅游莆田、仙游新闻杂谈 |
分类: 妈祖风情 |
莆田为何有如此之多红砖建筑?
与当时对外贸易发达,官商云集积累大量财富不无关系,使得一座座外形富丽堂皇的红砖大厝拔地而起
连金焰说,红砖建筑从构建的祖居材料来说,墙体是红砖,屋顶为红瓦,建筑材料必须是传统工艺的手工制作,并伴有大量的砖雕艺术。内部结构必须功能齐全,适合居住,冬暖夏凉,且都有防火防盗措施。
莆田红砖建筑历史悠久,特别是清末、明国时期存在着大量有代表性的红砖建筑,具有建筑结构独特多样性、雕刻精美的艺术特点特别是仙游县“红砖厝”的砖雕艺术、涵江区“红砖厝”的木雕艺术,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何莆田有这么多红砖建筑?连金焰分析,红砖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地方建筑文化,沿革,与当时对外贸易发达,官商云集积累大量财富不无关系,使得一座座外形富丽堂皇的红砖大厝拔地而起。
仙游前连大厝墙上精美的彩砖雕
悬山顶、燕尾脊的屋顶最具特色
这种屋顶是莆田特有的,是模仿皇宫的造型。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梅妃受唐明皇宠爱,朝廷特许梅妃的故乡莆田可以仿照皇宫的屋顶建筑风格
“莆田红砖建筑既与闽南红砖建筑有共通之处,又具有独特的魅力。”参与普查工作的莆田市博物馆馆长游国鹏说,从平面布局到外观造型,莆田红砖建筑和闽南红砖建筑有很大差异,莆仙传统民居的屋顶造型大多为双坡面悬山顶、燕尾脊,有别于闽南地区的硬山顶,这种造型使得曲线的坡面与起翘的屋脊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原本较为生硬古板的屋形显得飘逸,成为莆仙民居建筑标志性特点。
连金焰也告诉记者,外地人坐车来莆田,只要在车窗外看到有悬山顶、燕尾脊造型的屋顶,就可以确定已经到达莆田地区了。因为这种屋顶是莆田特有的,是模仿皇宫的造型,这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梅妃受唐明皇宠爱,朝廷特许梅妃的故乡莆田可以仿照皇宫的屋顶建筑风格。
在砖式部位上,莆田红砖建筑正面墙体为红砖,闽南地区红砖布置范围更加广泛。此外,在砖雕艺术风格上,莆田地区的种类更多,除了有几何造型外,还有花鸟、人物等。其中,人物砖雕是一大特色,清末仙游画派成熟,绘画技术也体现在建筑装饰上。
莆田红砖厝几个“之最”
最早的红砖建筑在秀屿区东海镇;仙游榜头镇红砖建筑最集中
http://s9/middle/6825f799hafccf48b00d8&690
http://s12/middle/6825f799hafccf669e5cb&690
http://s12/middle/6825f799hafccf6b634fb&690
http://s2/middle/6825f799hafccf8bcfd71&690
http://s2/middle/6825f799hafccf8cc2f21&690
http://s7/middle/6825f799hafccf8db79b6&690
http://s15/middle/6825f799hafccfb85104e&690
http://s11/middle/6825f799hafcd04ec856a&690
http://s2/middle/6825f799hafcd0870f111&690
http://s1/middle/6825f799hafcd08802970&690
http://s8/middle/6825f799hafcd0a7219a7&690
http://s14/middle/6825f799hafcd0a814b7d&690
http://s13/middle/6825f799hb38d5267ef9c&690
“位于仙游城关的林氏大宗祠,简直是座清末古建筑的博物馆,不但有砖雕,还有木雕、石雕、灰雕等。文史记载,该建筑建于同治年间,为当地年代最久远的砖雕建筑。经专家鉴定,秀屿区东海镇上图村的清代大宅建于清嘉庆或道光年间,为莆田市迄今发现的最早年代的红砖建筑。”游国鹏说。
此外,在普查中还发现,仙游县榜头镇红砖建筑群最为集中,在该镇的赤荷村、上墘村、下明村,泉山村、龙腾村、灵山村、象塘村,几乎都能找到10座以上保存完好的清末或民国初年的红砖建筑。仙游县盖尾镇前连村的红砖建筑一栋连着一栋,形成“丁”字形的古建筑群,里面住着本宗族的同胞,建于清光绪年间,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有60多座民国时期的红砖建筑,秀屿区东峤镇霞屿村有10多座清末红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