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七、弟佗其冠,衶襌其辞,禹行而舜趋
(2010-11-30 19:54:25)
标签:
文化 |
一四七、弟佗其冠,衶襌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陆注:帽子戴得歪斜欲坠,话说得平淡无味,学禹的跛行,学舜的快走,这是子张一派的贱儒。衣冠整齐,面色严肃,口里像含着什么东西似地整天不说话,这是子夏一派的贱儒。苟且偷懒怕事,没有廉耻之心而热衷于吃喝,总是说“君子本来就不用从事体力劳动”,这是子游一派的贱儒。
1、弟佗其冠
弟,本义:次第
佗:其他的。此无佗故也。——《大戴礼·礼察》
那就是说,戴的是其他人的帽儿,不是自己的帽儿,帽儿乱戴。
弟佗其冠:张冠李戴。
2、衶襌其辞
陆注:衶襌:通“冲淡”,平淡。
十有八九又是唐朝那个杨家人些解释的。
衶,咔咔,字典上就俩字:套裤。
襌,咔咔,也得俩字:单衣。
霸道。
估计就是,衣服裤儿乱穿。
还是张冠李戴的意思。
衶襌其辞:说话语无伦次。
3、禹行而舜趋
陆注:禹行而舜趋:传说禹治水时,腿瘸了,只能踮着脚走路。据说舜在父母前总是低头而趋(礼貌地小步快走),以表示恭敬。这里指子张氏之贱儒仿效禹、舜走路,故作圣人之态
你这句话有点考人啰。
无缘无故的,来俩人,你以为我会中毒?
禹,象形。小篆字形。本义:虫名。《说文》:“虫也。”
舜,象形。小篆字形。从舛(chuǎn),也象蔓连向背之形,舛亦声。本义:一种蔓草
趋:向、奔。前者止,后者趋,辇乃止。——《韩非子·外储说下
禹行而舜趋:像虫虫儿那样缩一缩的、像草儿那样随风摇摆。
荀含泪,你积点口德行不行,别个 子张 特大方、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