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沆:叫响瘦西湖的杭州诗人

(2012-02-20 09:48: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扬州文化

最早提出瘦西湖之名的,究竟是谁?有人说是乾隆时期的杭州诗人汪沆,也有人说是更早一些的扬州乡贤吴绮。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汪沆的七绝诗《咏保障河》,最终叫响了瘦西湖的美名。我们感谢这位杭州才子,是他赋予扬州这方旖旎景色以响亮的名称,瘦西湖名扬四海,汪沆是有功之臣。

 http://s11/middle/6824c333hb95b7fae186a&690

 

 

一、汪沆把“瘦西湖”写进了诗句

清代诗人汪沆,写过一首七绝《咏保障河》:“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不管汪沆是不是使用瘦西湖之名的领先者,但保障河改称瘦西湖,肯定是因他的这首诗而定格的。此后,扬州北郊这泓湖水的美名,传扬开来,蜚声遐迩。如今,瘦西湖导游介绍的开场白中,首先要提到这首诗,说明瘦西湖名称的由来。

扬州北郭,风景旖旎,垂杨飘拂,烟波画船。康乾时期,在盐业经济刺激下,处处亭台楼阁,十里美景,俨如图卷。盐商迎驾,不吝资财,钱花得跟淌水似的,社会显现一派奢靡之风。知识分子的长处是头脑清醒,胸中还装了些许社会良知,眼见此情此景,忧国忧民,总想说点什么,给社会提个醒。写诗属于“批判的武器”,把个人见识形诸笔端,是他们的强项,汪沆也不例外。在文字狱盛行的乾隆年间,直白的批评可能导致杀身之祸,那是万万使不得的,但骨鲠在喉,不说又于心不甘,话要说到位,但语气必须舒缓含蓄,汪沆脑中略加思索,一首对扬州来说绝对是经典的诗句,便问世了。

二、“瘦西湖”的叫法并不是赞美

先把风景赞美一番,或曰“欲擒故纵”!“垂杨不断”抓住了保障河景色的特点,沿岸绿柳成荫,依依披拂的秀丽图景,如在眼前。扬州素有“绿杨城郭”之称,碧绿的垂杨与湖上粼粼波光相映成趣。“接残芜”暗示扬州曾经的沧桑,那可是一座历经劫难的“芜城”呀!怎么说忘就忘了!虹桥嫣然,如画图一般,是扬州风景的绝佳胜处。虹桥畔多次举行场面浩大的文人修禊盛会,觞咏流连,弦歌不辍,诗情画意。唱罢赞歌,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直奔“销金一锅子”的主题。

销金,就是铺张浪费,奢靡挥霍,这可是亡国的不祥之兆!岂能玩忽,掉以轻心。“销金锅”,指的是杭州西湖,元代周密《武林旧事》曰:“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之号。”杭州老倌汪沆,当然熟知这一不甚好听的称谓,并且懂得其中的讽喻含义。眼前,扬州官宦商贾在湖上纵情声色,一掷千金,与当年偏安杭州的南宋朝廷上下歌舞升平,“乐不思蜀”,有什么不同!要说区别,不过是两地湖面的宽窄不一样吧!何不借杭州典故,借古喻今,用拟人手法,给扬州西湖添个“瘦”字,不就成了吗?讽喻不仅婉转贴切,而且谐趣传神,真是妙不可言。“瘦”字确系全诗的点睛之笔,表现出扬州西湖的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区别于杭州西湖的雍容、圆润、丰腴的风姿。猜想去,汪沆吟罢诗句,一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的好一阵自我陶醉。

在烹油着锦的康乾盛世,无所顾忌指陈社会弊端,惊世骇俗,需要极大的勇气。汪沆举重若轻,挥毫拈来,以尽匹夫之责,这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三、瘦西湖的大名很快被认可

汪沆(17041783年),号槐堂,出身浙江钱塘(杭州),他师从著名学者厉鹗,诗风清丽,与杭世骏齐名。论功名,汪不过是区区一名秀才,乾隆十二年(1747)曾举荐 “博学鸿词”,未获成功,终生与仕途无缘。性博览,好为实用之学,一生著述丰富,是《天津府志》的主要撰稿人。南来北往,路过扬州的机会很多,对扬州的风景名胜知之甚详。作为杭州人,汪沆熟悉西湖的湖光山色,浓妆淡抹,看了扬州北郊的保障河,自然会引发联想对比。西湖歌舞,风光无限,却也背负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坏名。保障河的体态消瘦,同样欢语笑靥,风流过度。两处西湖,一样风情,“瘦西湖”之称,不经意间在杭州诗人汪沆的笔下汩汩流淌而出。比起旧名“保障河”,新名要靓丽得多,又增添了文化气息,很快坊间“学舌者”蜂起。一下子,瘦西湖的新名被大家认可,沿用者绵延不绝。这算不算是“歪打正着”呢?诗人在一首讽喻诗中的谐趣叫法,竟然成为扬州具有代表性的风光胜迹的最响亮、最投缘名号,这也许是一种特殊的巧合,一种美好的奇迹、一种无法抗拒的人间机遇!田汉的诗:“春堤实力柳千条,如此风光入素描。平视侧观都艳绝,瘦西湖上五亭桥。”写实了瘦西湖的无限风光;邓拓则把瘦西湖誉为天上美景:“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

 

假日经济,催生旅游业兴旺。烟花三月,瘦西湖人潮如流,摩肩接踵。游客是扬州引来的金凤凰,他们称颂瘦西湖的秀丽风光,提升了扬州的美誉度。在感叹扬州瘦西湖如画美景的同时,我们应该感谢三百年前的杭州诗人汪沆,是他,为扬州树起了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招引中外游客慕瘦西湖之名而来。无心插柳,泽被后世,说汪沆是瘦西湖的有功之臣,我想,赞同者一定不在少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