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孩子成长最可怕的长期隐患?(二)

(2016-10-08 13:52:26)
标签:

双子

教育

育儿

心理学

杂谈

分类: 思考的力量

      前面说到如果一个孩子义无反顾走上绝路,或许是精神出了问题,可能一过性的?可能长期隐性的?如果真是这样,那真与小时候的辛苦读书太有关,与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有关,与孩子睡眠太少有关,更与独生子女:一个动态生命从出生走到20多岁时,一路苦闷,无人讲述心中之事而埋下的精神隐患有关。所以前面写了四点之一: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脑神经发育。

     下成说说二、反复试卷会形成精神疲劳: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学习能不复习?这都高中了,多复习肯定会越来越好。其实不然,孩子从小生存环境、遗传、原生态不一样。在成长路上,会不会学?有没有能力学?方法当不当?到了高中后,因为上面各种情况的产生,因为行为习惯,在后来的学习上表现形式必然各不相同。

特别是在幼年,因为左右脑发育不平衡,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在家庭原生的无知养育下,给所谓慢孩子,也就是左脑发育相对至后的孩子,在校在家所谓成绩好坏的“评价”,给他们的心灵会带来很大创伤。

这样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双脑发育会逐渐趋向平衡,但行为习惯,处事方式肯定与从小左脑发育相对超前的孩子不同。到了高中,反复炒冷饭式狂轰滥炸做试卷,孩子没有时间复习和消化知识。而会做总会做,不会仍然不会的学习方法,分数肯定上不去,会引起孩子的沮丧,并且精神疲劳。双子听到看到太多这样的孩子。双子再一次提醒:希望家长一定引起的高度重视。。。。。。

记得1985年到青岛游玩,起大风,海轮无法起航,底舱好友每人一只德州扒鸡使劲塞,边上老师七八个人共吃一只鸡,慢慢嚼。。。。。当时为这些老师的抠门好笑,但回家看到鸡就要吐的样子。。。。。这才想起:可笑的人是自己,因噎废食啊。。。。。。许多孩子不是同样????

冬儿高二小高考前,天天就几门功课,从早到晚使劲的踹。能够死记硬背的孩子,一二模三模慢慢跟上,越考越好。但有的孩子的确越考越厌烦,神经疲劳。

冬儿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些内容,她从小七七八八都会,记得一模时,全班有优的,只有冬儿一个人,原本冬儿就不喜欢死记硬背,这些考试基本都是裸考,每天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重复这几门课,不停试卷。。。。试卷,冬儿非常厌烦,每天回来无由发火,看电脑小说放松心情,一看大半晚上,最后看小说上瘾。。。。。。。

双子和冬儿爸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但孩子考的还行,只不过炒冷饭复习心烦,没有说她的理由。。。。。两个大人只有心里急:如何办啊?

小高考后不久,心烦意乱的冬儿和双子说:“老妈,我可能上网瘾了。。。。。。”双子一听,孩子肯说了,非常高兴,就关心的问:“你如何知道上网瘾了?”

“我回家直奔电脑。。。。。中间吃饭,还在惦记电脑小说,不看心里非常不舒服,老妈,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明年要高考了。。。。。”

“那你需要老妈怎样的帮助?你尽管说,老妈能帮一定帮。”双子安慰冬儿。。。。。

“我需要离开电脑。。。。。”

“你能不能上晚自习呢,这样你就可以离开电脑了。。。。。”双子商量道。

“嗨,晚自习其实很多同学都在偷看提前下载的手机,而且早上七点不到,一直坐到晚上6点,一天十来个小时,我可不想晚自习七点再坐到十点,太累人了。”

“好,老妈来给你想办法。”双子当即答应。

冬儿发现自己上了网瘾,主动提出需要帮助,双子知道是迟早的事。故双子坐在冬儿的床上,表面平静,与冬儿慢慢交流,内心翻江倒海。。。。。。

半夜无眠,想冬儿脱瘾要能做到这三点才行:1、不能打乱上学计划;2、晚上离开电脑几个月;3、开心度过晚上的几个小时。

早上起来,开始在网上寻找这样的机构,后一家一家去拜访,最后找到一家培训机构,与机构的老师讲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给冬儿培训,而是尽量让冬儿消磨晚上的时间。 

从此每天冬儿下课后坐地铁到这,双子白天打针,写博客,傍晚带着冬儿爸烧好的饭菜,坐公汽到地铁口等冬儿。。。。。冬儿吃饭后,双子把几张凳子拼起来躺在简易的食堂里睡觉,喂蚊子。不睡会感觉很累,担心心脏病发作。

期间还在这个地方用机构的电脑,给双子群友讲过课。冬儿9点半下课与双子一起回来,洗完澡,看小说半小时就睡觉。

机构里的老师非常的配合,冬儿在这儿愉快度过了几个月,因为他可以跟老师交流,畅所欲言,几个老师也很喜欢冬儿这样知识面很广的孩子,与其交流非常愉快。

其间冬儿还帮着做做义工。。。。。。

坚持到暑假结束,自然的脱了网瘾。。。。。。

可能有家长会说,我的孩子高中小高考时,没有这些事。。。。。。其实孩子的事,分分钟冒出来,只不过独生子女习惯了一人默默承受很多东西,这和经历青春期与家长对抗产生的后果有关,所以许多话,许多想法,根本不会与家长讲。。。。。。这种上网瘾的事,敢和家长讲?讲了后果是什么?孩子能不明白?

所以又有多少家长能知道或理解孩子这些心里行为?反而会把“就知道玩电脑,手机,能不上瘾?不好好学习时时挂在嘴上。。。。。。”

所以精神疲劳带来的烦恼和可能的隐患,是家长们更要注意并想办法帮帮孩子们的啊。。。。。。

应试教育模式,对很多孩子的精神摧残,是长期而隐性的,无论什么时期,如果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良性过渡,不能了解他们为何心烦意乱和精神焦虑,及烦恼产生的后果,不能帮助孩子们及时化解,那么此后果会慢慢延续进入成年,并一定会带到新生家庭。

如果是这样的孩子,原生态带到新生态的双方会痛苦和烦恼,搞得新生家庭不得安宁长辈们此时又会有另一番想法和感叹了。。。。“优秀”与“微卑”都通通不重要了:能不能小家庭和睦一点?孝顺一点啊?又放在首位了。。。。。。

所以家长的想法,成人的想法,是自己走过人生的感悟,强行加在孩子头上,不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孩子,最后必然适得其反。。。。。。

下次说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