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子育儿教育心理 |
分类: 思考的力量 |
1、妥协:比如孩子不听话、不作业、调皮、作业慢、拖拉等等,家长因为能力有限,找不出原因,思考半天无从下手。从好生相劝和忍着,到时间一长,孩子肯定会吃一顿饱拳结束......
随后孩子满眼的泪水让家长深深的自责内疚:书上讲了,孩子幼童年被打,心理会受到伤害,成人后心理可能会不健康......可不能重复我的童年啊......”
接下来只有语重心长与孩子苦口婆心讲所谓的道理,实着道歉开场占了更多数:“妈妈爸爸打你不对(道歉肯定是妥协),但是为了你好,你只要听话......”多数孩子边听边哭边满口答应,孩子的答应是真明白错了?可能不?(有可能的是不答应还要被打)。也有孩子硬到底,不理会。。。。。引来家长更大的愤怒。
总之没几天孩子又是原样,上面的一幕又会出现。。。。。。家长这个气啊,孩子为何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就是不听啊?
孩子习惯了被打骂,从开始的伤心、害怕,更有可能无辜,到后来明白你家长就这点本事:打了就道歉或讨好我。。。。。。打最多是个皮肉痛,讨好我特开心。。。。。。孩子拿了家长的软肋,学皮了。。。。。。
2、替代:“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不打改不了。打了还可能管上几天.....”是很多家长的想法。但家长思考过没有?打了为何只管几天?为何次次要与孩子道歉?
人做错了事才会道歉,家长主观既然认为打是对的 ,道歉干什么?自责和内疚做什么?根源就是:同样什么都明白,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孩子出了问题不知如何办?这是不是与孩子上面所有的行为如出一辙?所以很多大人活了几十岁还不如个孩子。
为什么两代人都会这样?为什么?
因为家长只学会了替代,用成长路上所学的一星半点生搬硬套,来替代自主学习,替代自我深思和反思。成人只有反思才能进步的道理,谁都知......
群中有个孩子总感冒,原因是睡觉踢被子,家长到群来找方法,双子让她把两床大被子的三边缝上带子,对系起来,成一个套被,孩子再踢被子也不会跑......
上面的妈妈到群找方法,想来触类旁通思考后,能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但为何大多数的家长,选择愤怒或无奈而不是思考来解决问题?除开社会环境的压力?还有什么?最根本的原因,用句俗语:不肯动脑子,只会顺着孩子的情绪走
3、补偿:反过来,孩子因故痛哭或在外被欺,家长第一时间条件反射:孩子心理受到伤害了,我要做点什么来补偿伤害:如前篇这个妈,马上答应给孩子再找一条狗。。。。。。
这是很多家长的常态:因为对未知的将来无法了解和把握,表面出比孩子更没安全感的种种行为......
下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