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湖北,因为到武汉看病,冬儿不能跟着,只好东住西住,还在一个网友家住了十多天,的确难为孩子了。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健康是第一,不然一切无从谈起。
昨天晚上一网友电话:双子姐,总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大度的与小朋友们相处,不知说了多少次了。孩子现在四年级了,学习很好,可还是非常小气,心胸不宽,一点小事与同学争吵,搞小团伙。我的话一句都听不进。我知道这样下去对她将来交友会有很大影响,但不知如何让她能听我的话?看了你的书和博客,看得出冬儿从小到现在都非常善良,懂事。你怎样做到这第一任老师,让冬儿从小对人友善,长大了宽厚待人?
听了网友的话,想了半天真不知如何回答。
想起前几天回到苏州,学校电话让冬儿到校开会,是参加新区三所高中的表彰大会,冬儿这学期又得了励志奖学金。的确孩子高中后,一年来虽然成绩慢慢爬到了班中的前三名,但在校只能算中上等。而老师在成绩册上的评价:开朗、乐观、大气、有较强的亲和力,与人为善的品行,才是冬儿爸还有全家人真正欣慰的……因为这是冬儿能否走好明天的基石。
想来这也是我和冬儿爸用行为而不是说教,让孩子天长日久,耳濡目染的结果。
家长到底如何做这第一任老师?
记得冬儿四年级的一个暑假,冬儿爸从国外回来。前面博中写过冬儿同学媛媛一直住在我家。一天全家出门购物,冬儿爸当时骑了个摩托车,前面踏板上站着媛媛,我坐在后面,冬儿坐在我与冬儿爸的中间,虽然有点挤,但很开心。
四个人有说有笑,回来时从另一个门进小区,在前面的第一个转弯口,没注意马路对面造房失水,冲下了大量细沙,厚厚的近一尺铺在路面,因为上面是水,在太阳下泛着光,当作了雨后留下的水迹……冬儿爸一下冲了进去,人仰车翻……就在车倒地的一瞬间,冬儿爸和我下意识的同时出手去救媛媛,两人倒在地上,但媛媛被我们抱住了,吓得她嚎啕大哭。仔细查了一下,她没有受伤,这才松了一口气。
除了媛媛,三个人身上都是泥水。老熊爸手破了,腿为了挡媛媛,磕在地上,掉了一大块皮,在流血。我的手臂也擦伤出血。
冬儿从地上爬起来,给这个场面吓的哭都忘记了,呆呆得站在那里。过了好一会才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对围着媛媛的我们说:“我受伤了,我出血了,你们只管媛媛,谁也不管我,不救我。”
冬儿爸和我这才反应过来,赶快过来看冬儿的伤势,胳膊和小腿都出血了。我心痛的要命,更是内疚,不停安慰冬儿……冬儿好一会才停住了哭声,一行人狼狈不堪回到家中,我忙碌着给大家处理伤口……同时电话请方阿姨过来帮忙烧饭。
方阿姨看到我们的惨样,了解了事由,难过的背后责备我:“别人家的孩子是宝,冬儿不是宝?有冬儿爸在前面就能护着媛媛了,你为什么不管冬儿,还要上去帮着拎起媛媛。你们加起来七八十岁才有冬儿,这事多危险啊,冬儿要是有个好歹,看你们怎么办?”
其实孩子受伤,痛在身上,做家长的是痛在心上啊。但此时更多得是想到冬儿的心量会不会受伤?人在危险来临时,不管不顾自己孩子的爸妈是可怕的,是孩子所不能信任的,更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
接下来的许多天,我尽所能照顾好两个孩子,想着不能让冬儿的伤口在这个酷暑之时发炎…..但一句不提冬儿受伤当时,为什么无法顾到她?因为想了几天没有想好如何说……冬儿是个懂事的孩子,看着同样受伤还忙出忙进,照顾她和媛媛的双亲,也就不提我们为什么不管她。
冬儿的伤慢慢好了起来。的确,生理上的伤痛会很快过去,但心理上呢?冬儿是个孩子,许多道理可能她这个年龄不会懂,我们接下来如何与她交谈?如何消散她心中的阴霾?如何让她知道父母的心,知道父母是她一生的港湾?
媛媛回家的当天,我找了个机会,与冬儿有意无意的说起车祸:“冬儿,这个事虽然是个意外,但完全可以避免,我和你爸没有注意到路面的状况,一路说笑,加上车在转弯,让你受伤了,我和你爸有责任,对不起你了,孩子。”
“老妈没事,没事,我都好了。”
“媛媛是你的同学,我们家的客人,在这事发生的一刹那,我和你爸本能的上去救她,是我们心中有爱,爱你的朋友,同时因为要对她和她的家人负责,她在我们家座客时的生命安全,我们有责任来保护。你如果是在他人家做客,发生了这种事……”
“老妈你不用说,你对媛媛好是应该的,还有你对许多的人都好,我明白的。但你对我最好,你爱我的“瓜蛋”,半夜下大雨,你生病还淋雨出去把“瓜蛋”和它的孩子们从水坑捞上来……我现在不痛了,我好了,没事。”冬儿边笑边说。
望着眼前开开心心的冬儿,心中忽然很平静,一直的心结一下释然了:孩子的内心,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许多,是非观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准确许多,所谓的道理孩子心里最明白。而家长太多的顾虑,在孩子稚嫩的小脸和灿烂的笑容面前,反而不堪一击。
所以一句话:你家长只要做好你行为上的老师就行了,说教没有任何意义。
而孩子如何长期在家长的熏陶下,条件反射的形成一心向善的美好习惯,才是现如今大多数的家长要做的事。也是我下次要与大家讨论的重点:家长如何做好第一任老师?(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