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家帮助孩子学好语文?(12)

(2011-06-22 15:20:28)
标签:

教育

学习

育儿

方法

双子

语文

分类: 主课学习

如何提前让孩子学习初中阅读理解?

    为什么迟迟没写阅读理解?就是有些孩子要中考了。许多方法都要靠孩子平时慢慢积累,想着我一写出来,有家长可能会给中考的孩子用上,打乱了孩子们正常的复习和考试。现在考试结束,写来大家看看:

    冬儿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上半年,在黄冈上小学,班主任张老师在教语文阅读理解时,坚决不让孩子抄答案,谁抄撕谁的本子,所以孩子的思想是自由放飞,任意驰骋。加上冬儿看了太多的课外书,高年级阶段写出过很多好作文,驾驭语言的能力在那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六年级还在难度较大的湖北省“楚天杯”作文比赛中得了二等奖。想当然的认为,阅读理解肯定不会差。

    孰不知“阅读理解”根本就不是孩子们读了作者文章后的感想和理解,而是教育家们阅读了文章后的理解并给出他们理解后的答案。一个成人阅读后的理解,如何成了千千万万孩子阅读一篇文章后的理解?其实每个人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大小、对作品的感悟成度,都会诠释出不同的阅读结果。如何会有个标准出来?

    虽然在冬儿小学时和冬儿及她的同学一起做过阅读理解,三个人最后的答案肯定差之千里。当时只是认为标准答案非常好笑,太荒谬,没去想“阅读理解”对孩子初中语文学习有多大的影响?更没认识到如果不按标准答案来做,语文肯定会很拉分。

    六年级下半年冬儿回苏州,语文课阅读理解必需要标准答案,冬儿回家的语文作业上都是红叉。我前面有写,冬儿开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标准答案?所以开始只有抄。换个角度就乱答一起。

    后来上了初一,每星期各科考一次,语文50分,不占作文。冬儿一个月下来,没有考上过40分。和冬儿的老师交流时,她只安慰我,语文真是很难,孩子有这些分不错了。我听了根本不明白难在什么地方?孩子为什么不会做?看看冬儿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比,这掉一点,那漏一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再多想一想,就能答全。后来和冬儿分折过一次试卷。在前面“家长的作业”中写过。当时直觉认为冬儿看题不细心,只要再多看看,认真一点,肯定能答好。

    后来冬儿和我讲,这个“阅读理解”有些答案一看就能拿分,因为是个套路;有些答案莫名其妙;有些她自认为答得很对,只是说法和标准不一样,但意思一样,同样要打错。冬儿最后和我说:“老妈,语文又不是数学,一是一,二是二。中文一个意思有太多种方法来表达。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让本来会表达的内容,也给它搞得不知如何答。你要不信,你做一下试试?”

    赶快跑到收店买了一本初中“新阅读”。用了一个星期全部做完,对比了标准答案,错了一大半,就是所谓做对了,也只是粘了点边。想想自己做得非常认真,也非常仔细,能想到的都写上了,而且自认为做得很好,看看标准差太远了……又开始重做,因为是个成人,又看过标准答案,慢慢悟出出题人的想法……这才明白冬儿为什么会对标准答案如此深恶痛绝。并肯定的认为,一个孩子,就是再细心一点,认真一点,也不会想到出题人的脑子里去……

    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冬儿初中读了一段时间,我这脑子动了一段时间,也算明白了。中国的应试教育,讲得就是一个所谓的公平,语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了近百分之四十。如果没有标准答案,批试卷的人水平不一,能力不一,批出的分数差别太大,对一个孩子考试的结果,最后能不能顺利升校,影响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所以阅读才会出来“标准答案”也就见怪不怪,这是不公平中找公平。但不得不说句实话,这样的“标准”扼杀了太多孩子可贵的想象力,扼杀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从小让孩子诚实,这个阅读理解就是在教孩子说慌,让孩子学会揣摩别人的思想,写出不是自己真实想法的所思所想。后果的严重性家长们想来都知道,大家和我一样,有的只是无奈。所以后来冬儿的阅读理解我只是给她买书,没有再过问,因为无话可说。

    但一直在关注她这一块。冬儿虽然不喜欢“阅读理解”,但要考试啊,所以她也是变着法子想办法,和我聊天最多的就是这个,所以我印象最深得也是“阅读理解”。冬儿中考结束了,下面说说“阅读理解”如何得高分(一家之言)的方法:

    1、初中生平时一定要带着问题,也就是给出的题目,精读文章。这样有针对性的看题,会一边看,一边想“出题人”此时如何想?会如何答?看完写出答案再和标准对比,看错在什么地方?(毕竟不是小学生,此时初中生有自己的思想)时间长了,三年下来,感觉会找到。

    2、现在的阅读理解考试,三大题中有两大题是课外的文章。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精读(看课外书和精读短文是两个概念)。家长要是希望孩子能精读一些优美散文或短文,一定要买有提示和问题及答案的阅读书。我在上面说得“新阅读”中就有许多非常好的散文,后面都有提示和问题并有答案,是很好的课外精读阅读书。这样的书,一个学期有一本,一个星期做几题,只要认真做,三年下来,六本书中各类题型都会出现,对孩子的中考帮助很大。课本上的东西远远无法满足孩子“阅读理解”这块考试的要求。

    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读读这样的书,只是看看提示,认真想一想,不要做题。小学毕业时的暑假分配好时间,可以让孩子一天做一到两题,找找感觉。

    3、有针对性得多做各种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多接触和了解熟悉题型;各地的试卷都不一样,找来当地历年的试卷,只做 “阅读理解” 中课外的试题,一张试卷中最多只有二三题,所以孩子做起来也不太会厌烦。

    4、考试时多写一点,把能想到得都写上。因为批试卷的老师,只找里面的相关词,找到一点给一分,所以能多写点就多写点。

    其实还有其它很多方法,不在这一一展开。看博的都是成人,我这只是抛砖引玉,相信家长们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会找出更多有效的方法。到了初中,孩子面对很多要学习的知识,有的真是超越了他们实际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强求:一定要孩子做试卷,一定要孩子做新阅读,孩子会反感而拒绝。家长只能有技巧的侧面帮帮孩子。

下次说说:语文考试中最能拿分和失分的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