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协议是否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写到六年级的一个男孩,出现种种母亲不理解的行为,最后用一纸协议来商定……结果如何是另外一回事,但孩子的行为双子在前文中讲过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前年冬天,应老师之约,曾经和冬儿同学家长们交流。父母们在一起大倒苦水…….我深有同感,说笑道:一年级的家长两头走:或急或得意(这和孩子上没上过学班前有很大关系)。三四年级的家长最操心,五六年级的家长最心累,初中的家长三重心:心焦、无奈加麻木。
一、五六年级家长为什么心累?
因为五六年级的孩子要面临小升初。这时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对升学考什么学校关系重大。所以此时的家长,大多心绷的很紧,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能认真一点,努力一点。可这时有很大一批低年级学习中上等,在家长眼中算是“很听话”的孩子,不知什么时间开始?上课不认真听讲,和同学上课说话,回家作业不完成。男孩喜欢上网玩游戏,女孩喜欢QQ和人聊天。学习成绩不升反降。老师找到家长告状。而且谁也说不得,一说就和家长吵,什么难听说什么。家长心里委屈的无处说,小时候引以为豪的孩子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家长不知道面前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确让家长太不理解了,小时候叫什么做什么,多听话啊,现在为何这样了啊?真是莫名其妙。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孩子营养过剩,所以无论男孩女娃,青春期都提前一年到二年。我在前面《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一)》至(四)中对独生子女的表像和内心做过大量的描述。
太多的家长,看到孩子不可理喻的行为,想都不会往青春期这块想。更不知孩子让人头痛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生理现象的表面反映。只知道孩子太不听话了,有的家长被孩子搞得焦头烂额,无心工作。
细心的家长会猜测孩子的行为是否青春期?但现在社会无原则的放大和造势,让许多家长对半大不小的孩子就如豆腐掉到煤灰里,吹不得来拍不得,无可奈何中,心里难免愤愤不平:谁没有过青春期?谁没有长大?谁没有读书?为什么现在孩子青春期是这样的?更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如此叛逆,把家长当了敌人?
高学历的家长开始谆谆教导:“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为什么家里生活好?就是当年我如何努力学习的结果……”蜜罐长大的孩子,没有感受和体会,如何知道说教出来的“黄金屋”?不屑一顾是必然。家长大为光火:“现在为你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要什么有什么。你为什么就知道玩游戏?为什么不努力学习?为什么如此不懂事啊?将来你一定会后悔……”
学历低的家长更是要求孩子:“你爸当年不努力,现在开小店。没本事帮到你将来。只有自己努力好好学习,这么多年养你长大不容易,一定要听话。”孩子听得耳朵老茧出,更是不会理。家长气得啊:“好小子有你的,就知道玩电脑,玩游戏,是不是想走你老子的老路?”打了骂了全来了。
有一天冬儿爸陪着在院子里散步,六年级冬儿同龄的一个男孩,被家长打得跑了出,一个前面跑着回嘴,一个后面追着大骂。一看就知孩子又闯祸了。这个爸爸还是个很高学历的家长......不是给孩子气过了头,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这样一些家庭,无论家境好坏,孩子虽然表现行为不一,结果必然一样。所以家庭时时就如战场,烽烟不断。真是大人伤心,孩子生气。
家长此时要为孩子上个好学到处找关系,又想孩子是否能在最后时间好好学习,冲一下,考分高一点,自己考上好学校,现在孩子这样,家长心里那个急啊,可以说有的家长急得夜夜无眠。又不知如何办?
二、初中家长为什么心焦、无奈加麻木?
上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冬儿因故未能吃早餐,我赶往老师办公室给冬儿送去。一位同学家长正被老师请来,讲述孩子在校的不良行为。家长哭诉自己生活多么不易,孩子如何不听话。听到一个关键:孩子没黑没夜用手机看小说,家长要孩子交出手机不成,就请老师帮忙。正好这个男孩被叫进来,老师说:某某某你把手机交出。孩子愤怒地瞪着家长:“为什么?不。”我一看不好,上前一把搂住高我一头孩子的肩膀:“你在学校多次玩手机,老师正在责备你妈为什么要给你手机?…….”孩子情绪缓和下来:“爸妈常常不在家,我有事要和爷爷联系……”老师巧妙地说:“有事我有工作电话,你有事找我,给你电话打。”我轻轻地说:“孩子,认不认识我?有事在校老师会帮助,在家大人会帮你。你手机先给老师,真有需要再说好不好?”男孩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掏出手机交给老师。
回家的路上,这个家长送我。我委婉地告诉她:与老师沟通时,提出要回手机的要求,在当时的情况下,多么不合时机,儿子多么难堪,所以肯定会拒绝。更讲述了青春期孩子需要家长如何的帮助……这个家长不停地讲述自己的不容易,丈夫如何需要自己在工作中的帮助,孩子多么不理解…….
最后我打断她的话:“再过一年中考了,工作重要,孩子更重要。关键时候不能放孩子在爷爷家,你们夫妻这样辛苦也为了孩子明天。孩子没了今天,何来明天?让个愣头愣脑的小子,来理解你们,他没有经历你们辛苦的生命过程,如何理解到?没你的帮助,你丈夫的事业塌不了。但没你的帮助,孩子的天可能真会塌。相信丈夫的能力,你有病,就当养病在家一年。帮帮孩子,给孩子家的温暖。实在不行就让孩子寒假跟你们去做生意,让他知道父母的不容易,看他能不能从中想一想他的明天?
这个家长最后看着我无奈得说:随便他吧,我们是尽到了心,用了所有的方法。
可以看出此时的家长是多么心焦、无奈加麻木。我一路走一路想这个家长为什么不能平静下来了解你的儿子啊?
回家后和冬儿爸很是感慨,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不易,孩子更不易。天天的学习,做不完的作业。升学的压力,加上生理上正常的反应,和心理上无法得到的理解和温暖。孩子特别是个男孩,肯定会在这个时间段,一下找不到北,学习上起伏非常大,行为上一定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其实每个生命过程在他特定的时间段都是独特的。你孩子不是你生命的翻版,他生长的每一段,更不是你的缩小,他只能是他成长环境中摧生出来的独特生命。
家长如果没有融入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喜他所喜,忧他所忧,根本无法感受并体会到青春期孩子生理和心理动态的内心世界。更有许多的家长没有去动脑子想想此时的孩子为什么这样?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及时和老师良性的沟通,一起帮到孩子。
家长如果不懂、更不知、不会去学着和孩子一起感受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并尽一切来帮孩子,宽容孩子(当然不是溺爱)。学习中等的孩子肯定很难走好这一段。真就应了一句老话:不是楼上楼,就是楼下搬砖头。
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家长们,你们一定要现在开始,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过程,并多学点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将来才会见怪不怪,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