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双子姐育儿面包房
双子姐育儿面包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78
  • 关注人气:6,0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中最神圣的地方

(2010-07-08 22:01:05)
标签:

家庭

孤儿

母爱

部队大院

唐山

分类: 杂谈

原本要写冬儿学习英语的事。昨天和一位网友聊天,她说是唐山人。不由想起了母亲,想起30多年前的往事。感慨无限,写出下文。

76728日唐山大地震。全球震惊。我母亲是个医生,当年参加了这次救灾。后在育红院做过一段时间的院医。面对的是一群肉体受伤,心灵创伤的孤儿。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几个月。母亲那段时间忙的团团转,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几乎天天都在育红院......

闲来无事,我常常好奇的到育红院看看这些孤儿。给我的感觉,孩子大多非常凶,好斗,打群架。有一次刚走进育红院大门,看到一个男孩手里拿着一个棒子,追打小一点的男孩。母亲拦不及,就抱住了被打的男孩,任由男孩的棒子打在瘦弱的背上,我气愤的上前抢棍子,被母亲喝住。男孩看到母亲喝斥我,慢慢放下了棍子,安静下来......所以我不喜欢他们。母亲时常还把孩子们带回家来,包饺子、烧肉给他们吃,有时帮忙一整天,最后我饭也吃不到。当时国家是供给制,买什么东西都要票。买来的食物给孤儿们吃了,我们和母亲就会很长时间没有油吃。母亲总是这样做,我心里很烦,看看母亲这样劳累,想抱怨的话语又咽了回去。

一次到育红院去,母亲正在给个三岁几个月大的孩子胸部换药。孩子哭泣的声音一阵阵传到外间,最后好象没了气一样,当时我真有点害怕......回家的路,母亲告诉我,这个孤儿是被一根钢管从左胸穿过,她的心脏是生在右面的,老天保佑解放军救了她一命,她的父母无人幸免。还有谁谁又是如何的可怜,无助......之所以这些孩子会常常发脾气,好斗是因为他们都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可怕事件,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亲人的关怀,他们就会没有安全感......再说他们太小了,不知如何从这个可怕的经历中走出来,所以“破坏”就成为很多孩子宣泄情感的方式。所以只有爱他们,宽容他们,让他们慢慢的健康长大......我听了很震惊,虽然当时不太懂心理学,但我知道了他们的苦难,知道了母亲为什么会把“一定要关心和爱护他们”时常挂在嘴边......后来“姜妈妈”成为这些孩子对母亲的唯一称呼。母亲给予这些孩子深深的母爱,也打动了周围很多的朋友,人们会时不时带东西来看看这些孩子......

其实母亲不仅仅给这些孩子无私的母爱,许许多多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大多都得到过母亲这样那样的帮助。

母亲会看许多疑难杂症,但头顶着资本家后代的帽子,在那个年代倍受歧视。我们生活的部队大院是在市区的边上。走出大门,放眼望去都是农田。大院的周围多是贫困的工人、农民。刚开始住到大院时,人们不了解母亲,经常有人欺负她......但无论谁生病或家庭有困难,只要是母亲知道,都会帮忙。她出钱买药救治了大院内和周围很多贫困者的病痛。只要母亲下班,家里的门就关不上,三更半夜还有人来找。和母亲一起多年,习惯了她帮助别人的行为,所以家务大多是我做。只是对母亲帮助欺负她的人有点耿耿于怀。有个叫小京生的男孩,他妈妈是搞政工的,平时对母亲横眉冷对。他是家里的独子,当时心脏病,看了许多大医院。一天晚上,母亲值班回来,京生的妈一路跑一路叫母亲,说孩子不行了。母亲赶忙跑到他家一看,孩子得的是肾病综合症,腹水上到胸腔,医院误诊了。马上送京生到医院对症救治,拣回了一条小生命。这样的事对母亲而言太多太多......母亲的大度和善良感动了许许多多人。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母亲的善举和主动出手相助,往往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最让人难忘的是:父亲转业,我们要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小城回苏州。整个车站,站满了前来送别母亲的人们。大家都流着泪,抓着父亲、母亲的手,抓着母亲的衣服,久久不放。看到母亲忍着泪和朋友们一一道别。我的泪也情不自禁的流下来。

火车停靠到站边,我先上了车,车窗里探出了很多的人头,车上的人议论纷纷:这是送谁啊?这么多人?该不是个大人物吧?听到这些,当时心底的震憾,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

母亲回到了苏州。还是原来的母亲,一个以自己的医术帮助他人为乐事的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母亲的平凡和伟大。人生有多次离别,然而等到长大,我才真正懂得,那个小车站上普通的人们给予母亲的送别,表达的是对一个平凡的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母亲就是一座无形的丰碑,引领着我们不停的向前。父亲和母亲是同样的人。所以我们才会知道如何爱我们的孩子,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帮助我们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现如今我们早己长大,驾着生活小舟,离开父亲母亲温暖的港湾,驶向了茫茫的人生大海。但我知道,无论驶出多么遥远,心都会回到母亲这里,因为这里是我生命中最神圣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