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非常后悔下午写了几句关于在岛上迷路有多浪漫的瞎话。因为两个小时之后,我就因为迷路而近乎抓狂了。我一直沿着海岸在走,可是走着走着,就没有方向了。我不知道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巷到底哪一条才能把我带回原地,看了地图之后更加绝望,因为我走的明明是海边,而地图上标的这条路却和海岸线毫不相干。我真的服了给鼓浪屿设计路名的人,为什么一个路名可以给若干条或相交、或平行、或毫无关系的路共用呢?左边这条是内厝沃路,右边那条也是内厝沃路,卖糕的,我到底在哪里?路越走越荒凉,旁边是废弃的工厂,几乎没有游人的踪影了,而天色又很快暗了下来,我背着个大包独自走着,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发毛的,而腿已经累得不行了。当我在旁人的指示下走进龙山洞隧道后,绝望的情绪达到了顶峰。隧道里一扫外面的闷热,我的手臂开始感觉出丝丝寒意,灯光昏暗,行人稀少,墙壁上发出滴滴答答水滴的声音,听上去有点碜人。而这个隧道,我走了起码有七八分钟。这是多么漫长的七八分钟啊,当我终于走了出去,我发现,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只能凭着直觉走了。幸好两分钟之后,海底世界门口那个张牙舞爪的章鱼出现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才找回了该死的安全感。
如果除去这段小小的冒险不谈,鼓浪屿充满南国风情的海边还是挺美的。我坐在沙滩上发呆,听到海浪的声音,闻到大海的气息,它们让人感觉安宁。想起在哪本图册上看到说,在鼓浪屿,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好吧,就让我奢侈地浪费一下吧。其实如果此刻我留在上海,呆在家里的沙发上,又哪里会感觉到这段时间的存在呢?被浪费了的时光才最有存在感,这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么?
晚上七点多,开始下雨了。我十分庆幸这场雨没有在我迷路的时刻落下来,因为我没有带伞。如果迷路加上天黑加上淋雨,那也未免太惨烈了些。吃了晚饭,逛了著名的“赵小姐的店”,对所谓的“精致欧式家居用品”有点失望。晓风书屋里的书未免太学术,有点像华师大周边的大夏、博师,或杭州的枫林晚。我先是觉得有点奇怪,继而释然地想,这里毕竟是文艺青年聚集地嘛。我喜欢的是一家叫做“花与爱丽诗”的小店,有很多猫咪图案的小装饰品,非常可爱。而店里的背景音乐,竟然是雷光夏的《黑暗之光》。我买了一个有猫头的布艺零钱包。顺便说一下,鼓浪屿的猫可真多。不但多,而且非常傲慢。NAYA的“芬达”已经是名猫了,下午我看见它非常舒展地躺在咖啡座的椅子上,我摸它的头,它舒服地摆摆尾巴;我摸它的背,它却凶恶地转过头来要咬我。小样!还有著名的“张三疯”(为什么奶茶店的猫也跑到NAYA来了呢?),它睡在一张小桌上,比我家眯肥太多了。我是看了地图上的介绍才知道张三疯奶茶店的“张三疯”原来是只猫。的确,“疯”这个字用来给猫取名还是非常恰当的。
在“花与爱丽诗”,我还买了一套漫画版的厦门风景明信片。明信片上,郑成功石像的表情变得超酷,还有一些小怪物装扮成树或房子的样子,藏在某一幅风景中间。我发现,厦门最迷人的地方不在风景,不在美食,而在于这些小物件中散发出的浓烈的青春气息。在手绘地图上,可以看到幽默和创意;而在咖啡馆的留言簿中,则充满对生活的向往,对内心的思考,对爱的执着。在岛上,似乎每家咖啡馆都给客人提供了书写心情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已经被很多很多的年轻人涂抹得非常丰富。从他们的字和画里,看得出他们多么爱这座城市,多么爱生活。也许这一切看上去难免有些“文艺腔”,可是我真的觉得它们可爱。相比之下,上海似乎过于老成了。我不知道在中国是不是还有第二个地方能够像这样让人时时想起“青春”二字和一切浪漫的东西,而不是工作、交通、赚钱、养家。说鼓浪屿奢侈,也许就奢侈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