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看了一遍《碧海蓝天》

(2008-09-12 01:56:39)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还是刚进大学的时候,看的是三片装的VCD。今天重看,发现影片的情节已经忘了大半,一些经典的台词却记得很清楚。虽然看片过程中关掉电视睡了一小时,但这完全是因为我太困了,和电影没关系。想当年,我在课堂上看《天生杀人狂》都睡着过,汗……
      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人的本能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但另一方面也会受到死神的引诱,对死亡不由自主地产生向往。这真是“要命”的好奇心吧:想知道越过生死之分界线究竟能看到什么,哪怕明知一去无回,也会鬼使神差地向世界的尽头走过去,就像纸上的铁粉会不由自主地被吸铁石吸走一般。
  对于大自然,人类有强烈的征服欲。于是他们闯入热带雨林,攀登珠穆朗玛,以至于发射飞船遨游太空。但是,我觉得在这些征服的对象里,海是特别的。它深沉广袤,看似温柔宁静,其实可以吞噬一切。它的深邃,会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吸引。你想知道海的深处有什么吗?想知道它的秘密,那就往下潜吧。但你永远不可能战胜它,只能让海水包围你,带走你,直到不能看,不能听,不能呼吸……这一切和死亡多么相像。大海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人们心中向往死亡的本能。也许生命从大海里发源,也注定要归于大海里去。
  《碧海蓝天》里,两个世界界线分明:一个是陆地上的生之世界,有阳光,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美丽的爱情;另一个是海中的死之世界,海水、月光、海豚(美人鱼)都传递出死亡对人类的神秘邀请。每次看到雅克抱着海豚一起游泳、与海豚亲吻,我都胆战心惊地认为那是一种死亡之吻。乔安娜的吻没能把雅克留在陆地上,他最终追随海豚而去,那是向死的本能胜过了求生的欲望。也许,雅克这个人物本身就是人类向死之本能的化身。他身上令人惊讶的天真和纯净,正说明了死亡的纯和美——因为,那是一个不会被人类污染的世界。           乔安娜当然是生之世界的符号,她为雅克做了一个女人所能做的一切,但最后只能目送他潜入深深的海底。恩佐是串连起两个世界的人物,他既能享受海底潜水的乐趣,又深谙现实生活的法则,不会像雅克那样“如刚学会走路的婴儿,不知该如何迈步”。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阳光的人物,最终也选择了大海作为归宿,并且在临死前对雅克说:“你说得对,那是一个更好的世界。”这句话回应了雅克那句最经典的台词:“最难的是在海底,因为要找个理由浮上来。”
  影片的原声音乐里,也有一首曲子就叫“sailing to death”。这部影片如此鲜明的倾向让人害怕,但这正是它迷人的原因。它点中了人们内心最深处对死亡的好奇和向往,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心中还有着那样一种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