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视•本(十五)--镜中境

标签:
华依柳平剪牙剪直发精剪靠想象力生活睡不醒 |
分类: 视觉笔记 |
还是能不自觉地在余光里瞥见翻转的自然微卷。下定决心剪短一半的长发,脑中还回响着去年发型师的建议:要么留到上臂,要么短及后发际。涟漪般的波浪卷和高层次的BOB头,瞬即就在脑海里描摹出了丽泽。当时的我无法做出选择,明明知道无法果敢地答复只因内心的不适。
——“这次是要染色么”。洗头的服务生热情地招呼我入座。她们熟稔着所有顾客前来的每份心念,除了洗发、做造型,便是染色烫发。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愿以付出的大把时间。店家的熟客都有固定的发型师,有些客户相随发型师多年,挪到哪便随他到哪,忠诚度不亚于追星。
对某个人内心的认可,也许和时间无关。
平剪在食指间旋转180°后换到了另一丛待剪的发丝上。有的发型师为赢取顾客欢心习惯在手法上摆显炫技。恰似一种工艺,过程真的也是结局的一部分么。而平铺直叙地用心修剪,每每完成,你拥有美的满足,他有存在的成就。像是画作者对白纸的把控,当最终获得了对自身的高度认可——这并不等同于他人的夸赞。
但凡拥有好手艺的人,无论是鞋匠或铁匠,其实他们所备的工具都只不过是简单顺手的几样。平剪。牙剪。细心看,发型师的工作箱里,几乎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物件。手听从心,让刀剪说话。
镜子里的我,镜子里的他,镜中的我们。无法躲避镜子的直视,如无法躲避旁人侧目的眼。彼此偶尔说话,面对着共同的一面镜子;他的答,需要穿越喧嚣的吹风机和起伏的垫乐,有时需要将某种流畅打断,这些都借以镜子转达。有理解,有错解,穿越空气之隔和必要的漏遗。
拿出预热完的陶瓷电卷发棒,他将精剪吹干的齐肩直发分了区,一缕缕分别悉心的卷,指尖灵动地绕、旋、拧、缓拨,发丝垂放下时便自然地展现了各自的曲卷——这效果并不能维持得了多久的,他说。我用自己对被说服的信奉,再度愿以相信眼前镜中“睡不醒”发型的完美预演版。
我们,也许都是靠想象力坚持着生活,努力着人生……来试图弥补所有的缺失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