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谢:【且行且思的读与悟】2015.8.14《无锡日报》“太湖周刊 阅读版”访谈

(2015-08-14 16:33:23)
标签:

华依柳

且行且思的读与悟

无锡本地画家聊读书

本土青年画家

出身艺术世家

分类: 发表展出及出版
且行且思的读与悟
 
编者按:找一位无锡本地画家聊读书的话题,并不是一时冲动。近期太湖周刊关注过多个与我市艺术氛围有关的话题,不需要搬出艺术界人士来现身说法,相信大家从一些艺术展览现场也能感觉到,艺术家们在无锡是多么缺少观众。文化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在致力于向市民普及艺术,而作为文化阵地,太湖周刊也责无旁贷地该出一份力。相信,大家从画家的阅读背景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是该读点什么了。

 

 

  华依柳是目前无锡为数不多的本土青年画家。她为人低调内敛,不刻意表现自己。如果不是他人介绍,记者还不知道她出身艺术世家,她的曾外公是吴观岱、外公是秦古柳,她的父亲华士清曾任我市书画院院长。

  采访在她位于东林书院内的工作室里开始了,她一再强调自己不善于表达,希望记者的问题能接地气一些。当记者说出阅读背景这个词的时候,她笑了出来,示意还不够直白。于是直接问:你读过哪些书?这样的问题似乎让她更能接受。她想要轻松随意的氛围。

  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是她喜欢的作家。原因也不难理解,东山魁夷既是个画家与她同行,又是个文笔细腻的散文家。东山魁夷笔下的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的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华依柳从他的散文中读出了绘画思想,从他的画作中能感受到其清新的散文气息。

  艺术的界限何其宽广,作为一名画家,华依柳涉猎广泛,她坦言日常看的书比较杂。脑子里立马能想起来的还是早期读过的一些日本小品文,如山岛由纪夫《艺术的断想》、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

  记忆中,有一段愉快的阅读经历至今让她印象深刻。出身于艺术世家,2002年,从江南大学设计系毕业的她在新区会展中心从事策划工作。上班午休期间,华依柳习惯骑着单车到街心花园去读书,她觉得有种贴近自然的感觉。那个时期她看了很多传记文学。

  经常看《罗丹艺术论》,而且喜欢看那种旧版本的书,有种亲和的感觉,一本书基本上快要被翻烂了。华依柳起初读的时候对于某一个问题很少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联想和理解,但是后来随着她艺术阅历的递增,这本书里的很多方面给了她启示,她更够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艺术创作。

  此外,《艺术视知觉》对于一艺术创作者来讲,其启蒙作用甚至要超过《罗丹艺术论》,华依柳建议对艺术感兴趣的人不妨读一读,通过此书,大家对艺术的理解可以从感性的层面走向理性的层面,一般的读者都有能力理解作者的意图。在艺术领域有很多大部头的著作,读起来艰涩难懂,对此华依柳也深有感触,从她的经验来看,这些大部头的书不一定要硬着头皮看完,可以不时翻一翻,等人生阅历到了一定程度,相信读完这些书将不是难事。除此之外,在艺术领域,华依柳还想给大家推荐一本《论摄影》,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摄影去理解艺术作品。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新媒体工具已经如此发达,她依然眷恋那些老派的事物,喜欢纸和笔那样真纯质朴的关系。她习惯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因为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在她的画笔下,也经常会出现复古风格题材。她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作品特别选取了深藏在都市中的几处新旧书店:大众书局、新华书店,以及惠山绣嶂门、百年古银杏、古镇运河畔,将都市触觉与人文体悟用黑白视像穿连起来,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体验。

阅读和写作是很私人化的事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东西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那就违背了它的初衷。华依柳认为阅读的心态很重要,大家在阅读时候不妨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本报记者  文扬)

----2015.8.14《无锡日报》太湖周刊 阅读版 “书香无锡”专栏 





存谢:【且行且思的读与悟】2015.8.14《无锡日报》“太湖周刊 <wbr>阅读版”访谈







存谢:【且行且思的读与悟】2015.8.14《无锡日报》“太湖周刊 <wbr>阅读版”访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