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与劳作:十一月的最后一天

标签:
德国冷雨黑胡桃木牛仔衫整体橱柜杂谈 |
晨起,细密绒絮一般初冬的雨,急急地降在眉睫发梢。冷雨中,和工人们一起打扫装完的居室。棒球帽。牛仔衫。工装裤。便鞋。永恒的,棉织物的天空。
每个房间都亮着雪白的灯。片纸般不能再简的简,薄而通透敞亮。恍若白昼一般的室内四壁,使得室外阴霾沉郁更甚。
白色的整体橱柜石英台面,若隐若现地透出冷而淡的细碎亮片眼影——除了白,只剩下细若游丝的浓咖中隐匿的黑。德国杉木。黑胡桃木。紫榆。俄樟松。空间中的这些材质,被一次次复述,引用其中。
没有特别的最爱,是否就意味着不会在短时间里,很快产生喜新厌旧的感觉——四时的轮回,拥有一个露台来提醒四季与四时的心情,在日益拥挤的城市也该知足知乐吧。
一缕缕灰。一缕缕擦痕。突然想到很多年以后,种种物件一缕缕年老一般的皱痕。时光伴随我们不得不逐步缓度向未来…
有的人在温暖的车里,在乐声流泻中,打拍安坐。有的人,却在冷雨中推着大型的吸尘器,奔赴下一站尘土飞扬的工地现场。
——“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马可•奥勒留)。劳动的间隙,在敞亮的空间翻一页书便读到这一句话。铅笔之痕已经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划上的。一本好书,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某一刻。这一刻,一如为护佑的灵魂着色。
2011.11.30. 晚
前一篇:秋 • 迹(五)
后一篇:秋 • 迹(六):再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