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夜

标签:
酒吧街槐树巷b4不可分割性古运河畔杂谈 |
分类: 随风欢颜 |
一个人走,通常步幅愈来愈大,步伐越来越快。
可是,很难在酒吧街找到一个同样独行的人。
朋友的新开书吧还在试营业中,墙上布置着这个城市多幅情趣别致的旧时影像,其中,还有我的一组黑白装饰画。《冬日暖阳下的教堂后院》、《槐树巷》、《忆江南:记忆里的回忆》。似乎所有,都期待着拥有着褪尽繁华、冷却躁动的心的解读。也许,把灯光调暗一点,更有质感。
顺着古运河畔窗棂外穿堂而来的凉风,那个靠窗安坐的男子,用香很浓,近似烈。他要了一玻璃壶的红茶,疑似给所有的情人打电话,然后抱枕睡去。在书吧,竟然没有读进去几页…这一刻,我正翻看到一本桑格塔的《同时》,书是取自她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为了纪念这本书多种声音的性质、纪念她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
走过一家家夜场后,坐在安静地书吧。置身一些欢愉的现场很多时候,是远离内心的。从不中断的话语声,却一直融不进话题、触碰不到彼此的真实却可以围坐得那么贴近。我们不需要化很多的言语说明自己——贫富、孤独、幸福和苦衷,还有那些不得不言不由衷却诉诸于敷衍的话。。。
书香与香氛彼此拉锯挤压让空间逼仄。这个城市从来不缺少热闹和对夜倾力的激情,却自始至终徘徊在艺术的荒漠----前不见水源,后不着村舍,人却依然还能怡然自得,逍遥度日。
入夜,光鲜陆离的街道。有的店开始趋向舒缓,有的夜场接近沸点。总有一种恍若幻象的流泻,慢门还是长时间曝光都成全不了清晰的影像。就直接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去珍惜吧。老外和暴露癖,妖艳和乖戾,快渐近万圣节了,黑夜里看见穿白骨裙衫的人,没有体量感的灰色颅骨头盔,显然很多路人不足为怪。像螺蛳,有的白壳或暗沉,花亮或荧光恒亮,他只是他自己的镜像。。。
一切,是否真的愈夜愈美丽。
2011.10.27.
《槐树巷》

《冬日暖阳下的教堂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