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文学》2010年11月 刊发散文《不眠的梦》

(2010-12-12 17:27:14)
标签:

黄山烟云图

中央车站

坝顶

水库

变幻

文化

分类: 发表展出及出版



《青年文学》2010年11月刊发散文《不眠的梦》

 

不眠的梦

华依柳

 

    一夜山雨,清泉伴眠。凌晨的梦,初初浅浅。早餐的阴霾到下一刻的丽日。徒劳地揣摩天气,担忧能见度,却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些便是黄山的馈赠――云雨变幻间,只为那些适逢、福祉和缘。倚在窗口的亮处,看山中的天色怎样亮起来,看迂回的晨雾如何来临。期待看日出的旅人们,企盼成为了一种莫名的蛊惑,一早再早地醒来。

     翻越光明顶的那天,浓重的云雾将途中所见,全然包裹在幻境里,从初始的云海到浓霭……将一路艰辛与凛冽,变得轻描淡写。怀着随遇而安的心,行走。翻越。取景。锁焦。抓不住什么却满怀无尽的希冀,心自省着且异常坚毅。发丝、眉睫湿了又干。山风将四肢的温度无情掠走。旅人们齐心协力的嘶喊之声,想藉以波振挪移不肯离散的云雾。不料,竟在几秒间,刹那闪现出对面峡谷明晰的石壁肌理和微妙的苍润小景……齐力撼动天地的那一刻,转身将一场场萍水相逢,演绎得异常温暖隽永。

    秋之丽泽,浓稠深邈。残落于细枝的四照花之果,似点缀于干涸肌肤上的朱砂痣。云雾,将景致一一呈现出磨砂般的质感。万壑尽染,遍及千树万冠……只是岁月将初秋误读成春的金泽。狭路相逢里,旅人们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与鲜有的体恤,是途中让人分外感动的时刻。嘱咐着各自途中一路的幸运与珍重。爬越一线天的那刻,已经彻底抛离了忐忑,当行程成为一种心力的征服;当忐忑成为一种无为的羁绊――于唯一的时间地点。心意随景,波折流离同时也峰回路转。挥别迎送,顺逆随缘。在攀越途中,看到擦身而过的挑夫们,汗渍湿透了的衣衫,颤栗的双腿、爆突的筋骨、坚毅而凄怆的眼神……当自己遭遇袭来的劳顿和倦怠时,就对自己说:珍惜。我所面对的所谓畏难,灰飞烟灭去吧――为更多无数背后的酸辛,竭尽所能。

山之凝碧

    在黄山的第六天。傍晚的西海水库是一处不为人知的秘境。和友人Y深入水库坝顶漫步。乐山抑或乐水,总成为一种两难的抉择。总希望能够看到山脉与水系的委婉相伴,而这个季节,山上除了湿地溪流,并不能见到飞瀑和潭池。而又总在不恰逢的季节,想念这样的一场完美邂逅。

    伟岸坝顶的这一片水域,被无尽的秋色拥揽入怀,安静得只容人微微叹息。飞来石孤傲地倒影在水库的一侧。斑驳的斜阳恍若欲裂的箔金。风,轻落于有些秋燥的脸庞,提醒自己此刻身处最纯正的秋境。在这西海水库,如果以旅人的身份,我始终无缘至此。水库是山中严防和安保的重阵,必须全力保障着区域饮用水的极度安全。不予游人靠近。唯有在丹霞峰,遥看这静卧于山之凝碧――再多的遥望,无法抵达。如今,因为友人工作的缘故,有幸在此驻留、分享隐秘而久藏的秋,纷繁与盛大的显现――直击心底,莽莽无际;处在深闺不为人识的秘境之旅――丹霞峰、狮子峰左契右合下明净而宏大的倒影。碧天之下,欲燃的秋艳、金阳的馨香……在坝顶的一刻,这秋之灼、烈如焰的植被,水天之间,叩问灵魂:属于彼此的,唯有此刻已刻骨铭心。企望被奴役被支配的神明――真正的自然之爱,也许就是从眼底到心底的喟叹。“你不在的时候,我会独自来走走,为了怀念这段共有的时光……”Y说着,几片落叶划开了彼此一步之遥的行距,而转身将彼此背影留在一去不返的晚风中……不禁想起巴西电影《中央车站》里的话:“如果你想回忆我,就看看我们的合照……怕有一天,你会忘记我……我好怀念一切的一切……。”我们最终都没有合影,因为整个坝上,没有旁人。

回忆 再见

    每辗转一处居地,离开前,给房间的盆栽浇满水。孤独的盆栽――默默目睹着来来往往的旅人。一同入睡。醒来。希冀中等待下一站……鳞次栉比的心绪与时光;喜欢居处斜顶木屋的温暖,我必须蹲下,折叠起身体,才能看到窗外的风景。云海变幻掩映下的海心亭,氤氲、流转。回眸流盼间,是鳌鱼与金龟的匍匐身影。触手可即的距离,熨帖于心的感触。时刻在变的风景,晨间、暮霭的更迭,总无法抵得过时光的迅捷。秋色中某种刻骨的绚烂,似乎每刻都在崩发,哪里都在明灭间直抵心的内核。深恋色影之美,唯独这个秋天可以肆意挥霍这样的心绪……而总在起身时,低矮的斜屋顶,频频撞痛了头。仿佛总在提醒自己,梦与醒的距离。养在直身杯里的花楸果折枝,竟然在我离开时显现得格外鲜亮欲滴。花楸树:春观叶,夏观花,秋观果……它尽兴于每一种欢愉。我们都像是大地的种子,游移。眷顾。

    黄山:感性地用情体悟、理性地用心思虑;自然与心灵,彼此所建构的丰盈,成为衡量内心永恒的砝码。这已经是重返黄山的第三次了,每次归来就会越来越觉得难以被轻易提起。在与之的因缘际会中,成为自我心灵始终无法言语的负重。也使得我每次到黄山,都近似于一种虔诚地还愿。在我的血脉里,融聚着祖辈们于黄山一种性情的延续――血脉般汇聚成多情而缱绻的恩泽与牵系。每一步步履,都成为我心中永久且载不动的无法减免的宿命。外祖父的一段题跋总萦绕在心:“石涛得黄山之性,渊公(梅清)得黄山之逸,渐江得黄山之冷……”(秦古柳《黄山烟云图》)感恩于黄山,成全我们为之付出一切纯美代价的无限契机。

    乘坐缆车下山,记得每次都是面对着它推却;难以背对着挥别,因为总是想再多看,再多地看。而每一次离别,眼底总是氤氲弥漫。忘却了怎么而来,似经历过无数次的别离……总有一天要离开的,就算留驻再多的时日――我已近乎忘却了尘世的庸常,当再度回复到城市喧嚣的激流中。我将背负着心灵与视觉的双重消化阻滞症候,唯有任凭无以穷尽的回味,卷土重来。尽管可以把“再见”说得轻松,微笑。而心底依然有着微微的不安,类似立于站台的心情……恍惚间,望着频频从身畔由陡趋缓而推却的山峦,让我再次确信:确信这份挚爱的深沉与真实。

    徘徊在世里世外的梦境中。一种回忆的深陷,再多的思念也触不到……

    回忆。再见。为静寂的夜,留盏心灯。

  

2009.10.

 

 

《青年文学》2010年11月 <wbr>刊发散文《不眠的梦》




   每一个人都在亲历,时间的残酷、肆意与漫漶,唯有记忆成为回忆里随风而旋的风铃,串串清脆而灵动。

此时此刻,有着温暖、爱和留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