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Times中文网见习研究员耿飏 |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14:54 PM
桑德尔:对于中国来说,我只是一个旁观者
迈克·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中国读者对于这位一头白发的教授一点也不陌生。他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挑战性的例子,古典主义的授课方式一改哲学课程的枯燥乏味,成为了明星级的教授。今年11月底,迈克桑德尔又给中国读者带来了他的新书——《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What Money Can't Buy: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这本书探讨的是什么问题?这本书对当今中国问题有什么实际意义?社群主义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这些问题,在半岛酒店的餐厅里,迈克桑德尔教授接受了IBTimes中文网的专访。
IBTimes中文网:我的第一个问题就从书的名字开始吧,What Money Can Not Buy,你讨论的是什么是金钱买不到的,还是什么是金钱不应该买到的呢?
迈克·桑德尔:这个问题就是我书中的最大主题。在书里,我主要讨论的应该是后一个话题。到底什么是金钱不应该的买到的。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分界线非常微妙。比如我们说金钱买不来快乐。这首先是因为我们有个假设,金钱可以买来快乐。但事实上,这个假设是错误的。无论是爱情,友谊,还是快乐,这些都是金钱无法购买的。
IBTimes中文网:您所说的这些,都是人们一度试图想通过金钱买到的,这能不能说明您书中所提的主题呢?
迈克·桑德尔:关于金钱与人性一直是我们困惑的话题。我提出一些例子,通过讨论这些金钱无法买到的东西让读者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可以用金钱买来的,但是我们却不应该这么做。我实际上用提出这个问题来启发读者思考另一个问题。
IBTimes中文网:为什么您说这次的金融危机标志着市场能解决一切的时期过去了?现在是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最好时机么?
迈克·桑德尔:是的,这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这种对于市场的信仰在整个世界中都处在一个主导的地位,当然在我所在的社会也是如此。我所说的这种对市场的信仰,是指一种市场本身就可以定义什么是对这个社会有益或有害的假设。第二就是这次金融危机。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比如生活质量的上升,但同时也带来了加剧的不平等现象。金融危机的发生让我们大家开始严肃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市场的道德界限到底在何处。进去已经渗透进每一个层面,不仅仅是商品,而是几乎所有事物都给打上了标价。
IBTimes中文网:在中国,也有许多问题反映着您书中所谈到的担忧。比如黄牛党的存在,比如道德原则上的迷失。有人说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信仰,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迈克·桑德尔:无论是信仰问题也好,还是法律问题也好,都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层面。从法律上来说,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保护道德原则,但是我觉得这并不足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的出现。我觉得更需要一个大的文化氛围,用这个氛围中的价值观,对美好社会的希冀来影响人们。宗教信仰也是一个方面,在一些国家宗教甚至是基本的处事原则。也许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家庭传统,比如公民教育等等。我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一个旁观者。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过我觉得现在对中国来讲,在经历了经济上的发展后,是时候开始思考经济发展带来的这些问题的时刻。
桑德尔:用故事来激发思考
希望读者以哲学的态度思考今天的社会
迈克·桑德尔,"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此番他携新书《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来到上海。面对IBTimes中文网研究员的采访,对于这位教授来说,也像是一次授课。一个有趣的问题立刻让教授提起了精神:"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托着下巴,忖思片刻,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娓娓道来。如同公开课中的场景一样,哈佛教授喜欢用故事来激发思考,引出自己的观点:"这个例子就是我在厦门听到来的。"对关于中国的问题,教授显示出自己在学术上的严谨,并不多加评论。有意思的是,教授还反问记者的看法:"我相信你的解释会比我的解释更好。"
IBTimes中文网:你更希望形容自己是一位教师还是一位哲学家?
迈克·桑德尔:都是。我觉得这两者是分不开的,一个哲学家很难不是一位老师。比如从西方的传统来说,第一个哲学是苏格拉底。不过他自己从来没有写过书,写过文章,都是他学生们记录下他的思想。你很难说只他是一位老师或者是一位哲学家,对我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作为老师的时候,我需要启发学生,引发讨论,而当我作为哲学家的时候,我与学者们辩论,还要提出对社会的疑问。
IBTimes中文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哲学好像是一门高深且晦涩的学问,离日常生活很遥远,作为最受欢迎的哲学家来说,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迈克·桑德尔:其实我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当我还在大学的时候,我第一次选择了一门政治哲学的课程,我一样觉得哲学书上充满了无聊味的语句,探讨的问题也离自己十分遥远。所以在大学时我其实没选多少哲学课。不过后来,我开始慢慢深入对哲学的研究。但是当我开始走上讲台的时候,也就是开设"公正"这门课的时候。我回想起我学生时代的经历,我想我的学生在面对我时也跟我当年有同样的感受。所以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怎样的一堂哲学课。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哲学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成为一个哲学家。因此我用我的课程,我的书,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教授哲学。让更多的普通读者也能走进哲学。
IBTimes中文网:在您的书中,并没有读者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说面对这种社会现状的方法论,是不是为了让读者自己思考呢?您希望中国读者看完这本书开始思考么?
迈克·桑德尔:的确如此,我希望读者们开始思考这个话题。在书中,虽然我没有提供一种解答问题的方程式,但是我在书中进行了一种哲学思想的建构,让读者掌握思考的方式与方法。我还提出了一些有趣的例子,也用这些例子让挑战读者的认识。所以,我非常希望我的书能够成为引导读者思考的一本书,而并不是一本给予解答的书。
IBTimes中文网:经您这样解释,这本书是不是更像是一本为读者打开哲学大门的一本著作呢?
迈克·桑德尔:我希望这本书不单单让读者开始认识哲学。我本意上希望他们以一种哲学的态度思考今天这个社会,思考如何安排我们的每一天的生活。不过就像我们讨论的例子一样,这些哲学上的探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 From IBTimes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n.ibtimes.com/articles/17968/20121217/michael-j-sandel.htm
http://cn.ibtimes.com/articles/17970/20121217/michael-j-sandel.htm )
【相关文章】
【IBT专题】人民大学任剑涛对哈佛大学公平课迈克-桑德尔的
critical thinking
【IBT专题】桑德尔:钱不该买什么
【关注我们】
官方网站 IBTimes中文网
新浪微博 @IBTimes中文网官微
腾讯微博 @IBTimes中文网
人人公共主页 @IBTimes中文网
豆瓣影评小站 @IBT深度新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