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0年7月起,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随迁子女家长每个月都会向教育部提交一次建议书,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允许随迁人员子女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参加高考。他们还为此成立了"我要高考网"。
因非沪籍女孩占海特在微博上公开“约辩”,特别是12月8日,占海特父亲占全喜被警方以涉嫌“妨害公务罪”被上海警方拘留,再一次引发人们了人们对异地高考的热议。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不少本地人则旗帜鲜明的反对异地高考。如今年10月25日,即有大批上海本地人与外地人聚集在大沽路,就是否放开异地高考制度展开辩论。一些上海本地人打出了"反对异地高考,维护上海市民合法权益"的纸张标语。
实际上,因非沪籍女孩占海特——被一些上海人称为"蝗虫女孩"——在微博上公开"约辩",特别是12月8日,占海特父亲占全喜被警方以涉嫌"妨害公务罪"被上海警方拘留,再一次引发人们了人们对异地高考的热议。
【观点】储朝晖:称占海特们为"蝗虫"代表着一种狭隘的观点
记者:IBTimes中文网见习编辑
刘静
近日,非沪籍女孩占海特,因在微博上公开"约辩"争取异地中高考权力而备受关注。12月8日,占海特父亲占全喜被警方以涉嫌"妨害公务罪"被上海警方拘留。至此,异地高考再次引发人们的热议。
目前,网络上基本形成两大对立阵营,一方支持占海特及其父亲的行为,赞成放开异地高考制度;另一方则持反对意见,不少沪籍网友称占海特父女为"外地蝗虫",并打出"外地蝗虫滚出上海"的口号。异地高考制度到底该如何实施?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
对此,IBTimes中文网于12月11日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
储朝晖说,称他人为"蝗虫"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狭隘的观点。"教育资源应该是公平的,我们不应该用这种狭隘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他告诉IBTimes中文网,"蝗虫"这一名称,最早源于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称呼,带有一定的蔑视意味。
储朝晖认为,此次上海人与外地人的冲突,说明各种声音都表达出来了,但需要双方的谅解和包容。"既有利益者是希望维持现状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就是应该把这个道理讲明白,让公众把事实看得更清楚,也明了阻力何在。"
储朝晖说,造成目前高考改革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计划招生体制。这种制度本身是建立在权利等级制基础上的,在资源配制、指标名额分配上,完全按照计划体制来实现的,所以是不太可能实现完全彻底的公平和均衡的。"计划的背后就是权力在操控,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所享受的权利不同,无法实现高校与考生的自主结合。"
因此,他认为解决异地高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改革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实现高考录取机会的均等,建立专业的招生录取机制,而非完全通过行政权力来进行招生分配。"只有打破计划招生体制,实现高校与考生的自主结合,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
此外,储朝晖还指明,未来的长期发展目标应实现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即通过专业与公开透明的方式让高校自主招生,彻底取消现有的计划招生形式。"大学和考生更应是一种恋爱关系。"即高校选择自己值得培养的考生,而考生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实现这种完全自主招生时,自然不需在全国省市内分配指标。
最后,针对不少网友认为户籍制是阻碍异地高考实施的主要障碍,储朝晖解释说,户籍制度是影响高考招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现行的计划招生体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教育权利和资源的不平等。
----------------------------------------------------------------------------------------
【IBT专题——争锋异地高考】"约辩"还是骂战?非沪籍女生占海特微博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 背后是被撕裂的族群利益矛盾
【专题评论】储朝晖:称占海特们为"蝗虫"代表着一种狭隘的观点
【专题评论】杨东平:异地高考占海特"约辩"背后是被撕裂的族群利益矛盾
【专题评论】知名电视人黄飞珏:占海特一家是咎由自取,媒体选择性智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