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虾虎Nano缸(7)枝牙虾虎之 心得

标签:
转载 |
扫盲贴!值得推荐!但是,温度方面呢?没有具体说明!是否能接受大氛围的温度。例如0-35℃ 可以吗?
原文地址:虾虎Nano缸(7)枝牙虾虎之 心得 作者:番薯布甸
我总是贪新鲜,购进枝牙虾虎原本只是为了草缸除藻,因为之前除藻的工具鱼是黑线飞狐和小猴飞狐,这两种鱼小的时候除藻还是给力的,可是逐渐长大后就抢吃饲料了,然后迅速长肥,再然后是欺负其他小鱼。因为是小缸,飞狐长大后体型健硕,和水景显得格格不入了,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将其捞出,放在水培植物的玻璃缸里。潜伏于水族论坛,得知枝牙虾虎也是给力的除藻工具鱼,比飞狐更好看,贪新鲜,遂购进。
枝牙虾虎除藻的确相当卖力,从第一对紫身枝牙虾虎开始,喜欢上这类小型鱼,搜索相关资料,结果是事实上当今国内水族领域都还没有对枝牙虾虎鱼相对完整全面的介绍,正因为如此,所以产生收集并养好枝牙虾虎的冲动,好奇害死猫。
枝牙虾虎鱼属stiphodon,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科gobiidae,瓢虾虎鱼亚科sicydiinae,这个亚科除了枝牙虾虎鱼属还有sicyopterus瓢鳍虾虎鱼属包含宽颊秃头鲨和日本秃头鲨;以及瓢眼虾虎鱼属sicyopus包含环带黄瓜虾虎鱼等。总之就是俗称的很多电光虾虎、黄瓜虾虎、秃头鲨等热带淡水溪流虾虎鱼都是这个亚科的成员。
枝牙虾虎鱼是太平洋沿岸以及群岛的产物,从中国的台湾、香港、海南一直到日本、印尼再到斐济群岛、帕劳群岛都有其美丽的身影。枝牙虾虎鱼体小,成体一般不超过6厘米,雄鱼体色鲜艳,雌鱼相对素雅,体型较雄鱼娇小。其身体极富观赏价值的金属色。
有一个日本网站《Freshwater Goby》http://www17.tok2.com/home2/tarogoby/index.html对虾虎有较专业的介绍,而我对日文却一窍不通。
隶属鲈形目的鱼儿是鱼类中“最有思想”一个类群,而“有思想”从一个方面来说就体现在他们丰富的行为。隶属鲈形目的虾虎鱼也必然是行为丰富,这些行为不仅带给我对这种鱼浓厚的兴趣与热爱,通过观察更能够让我时时知晓鱼儿的状态。
-
吸壁不下:虾虎鱼最独特的标志就是其身下能够合拢成吸盘的腹鳍,这让他们能在水流中吸附于石块之上。而如果虾虎鱼长期吸附在你鱼缸的侧壁之上,那绝对是状态不好的体现(短时间吸一下没有问题)。在一个环境中,受到压迫的弱势虾虎鱼会吸在缸壁上不敢在缸底的石头中间游动,状态不好的、得病的与濒死的虾虎也会有同样的行为,需要你的注意!如果虾虎吸壁不下,呼吸急促,时而串出水面,或嘴巴张开而抽搐,那就是即将仙去的征兆。
-
打哈欠:拥有一张大嘴的虾虎鱼之间打哈欠(对吼)往往是为了相互示威,争夺配偶等等。两条虾虎鱼对着打哈欠是状态好的体现。然而还有一种情况,一条鱼独处时打哈欠往往是在过滤掉腮中的杂物,经常性的一条鱼独自打哈欠是水质比较浑浊体现。枝牙虾虎因为口型向下,不容易看到打哈欠的状况。
-
拉粑粑:虾虎鱼拉屎很有意思,他们会吸在石头上使劲摆动尾巴而不向前游动,不一会,屎就出来了。新鱼入缸比较胆小我们没有观察到其是否吃食时,可以通过其是否拉屎来判定。如果拉屎了就不用担心,因为鱼儿已经饱餐了!还有,一般消化系统正常的鱼拉出的屎是深色的,而出现问题的鱼屎往往为白色。
-
追逐:别看枝牙个小,战斗力不强,公母鱼之间的追逐还是很猛的,尤其是成年公鱼在发情期外对母鱼的凶狠追咬(虽然他的嘴型不可能为母鱼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枝牙公鱼体色在瞬间内的变化。
-
作窝:在石块下作窝是虾虎鱼天生的本领,枝牙虾虎鱼也不例外。然而由于体型和嘴型的限制,枝牙的窝相对其他虾虎鱼更小。作为自然界中弱小的生灵,枝牙在面对捕食者的过程中练就了一种不平凡的技能,钻!他们能够钻入石缝、底沙、岩石底部。枝牙虾虎鱼不仅公鱼有居住在自己挖的巢穴内的习性,母鱼也有。然而不同的是,公鱼的窝往往是自己做的,长期使用,不仅用来栖身,还用来繁殖。而母鱼往往是随便钻的窝,临时使用,时常更换而且只用于栖身,繁殖时还要到公鱼的窝里去“办事”。
这段文字,是对枝牙虾虎繁殖的介绍,听闻枝牙虾虎有人工繁殖成功的案例,如果真是这样,对我来说真是个大大的福音。
-
繁殖:很多人都笼统的理解为枝牙是洄游繁殖的鱼儿。然而怎么洄游?为什么洄游?人们不得而知。生活在淡水中的鱼儿我们可以统称为淡水鱼,而所有淡水鱼又可以被分为三种不同的生活形态:一生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如鲤形目中的鲤鱼、吸鳅、旁皮等)我们称之为初级淡水鱼;可以短时间在海水或者河口咸水环境生存的鱼(如某些鳉鱼、某些吻虾虎鱼)我们称之为次级淡水鱼;生命过程中必须要跨越淡水、海水两种不同环境或者主要栖息于海洋或河口,可以适应纯淡水环境的鱼(如某些虾虎鱼、鳟鱼、双边鱼、某些品种的海龙等等),我们称之为周期性淡水鱼。
在周期性淡水鱼中,有一类鱼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必须在海洋中生存并且完成淡海水间的迁徙以达到生命的繁殖或生长需求的,我们称之为洄游性淡水鱼。洄游性淡水鱼按照其迁移模式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三类:
-
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如鳟鱼、鲑鱼等,海洋中成长,成熟后到河流中产卵繁殖,幼鱼由河流进入海洋继续父母们的成长历程。
-
降海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如鳗鱼等,在河流中成长,成熟后进入海洋繁殖产卵,新生幼鱼回到河流生长。
-
“两侧洄游”:相当一部分虾虎鱼属于这个类型,枝牙虾虎鱼也不例外(还有黄瓜虾虎鱼、秃头鲨等)。成鱼在溪流中产卵,微小的由于几乎没有游动能力,被水流带入海中,待在海中生长至具有游动能力后游回到溪流内生存繁衍。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来探讨枝牙虾虎鱼在人工环境中的繁殖了。因为我们头脑中已经有了概念,枝牙虾虎鱼繁殖时的发情、筑巢、产卵、授精环节都是在纯淡水中完成的!只有仔鱼的成长需要海水环境。而据我所知,仔鱼在海水中成长并不是对渗透压有特殊要求,而只是为了在海水中寻找开口食物。换句话说,枝牙虾虎鱼的仔鱼在成长时是完全可以接受淡水的水质的,而降海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适合其体型大小的开口食物。如果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找到给极其微小的枝牙仔鱼开口的食物,那枝牙虾虎鱼的人工繁殖难题就被我们攻破了!
在适宜的环境中,28℃+的水温,强劲的水流,长期稳定没有惊吓而且食物充足的缸里,枝牙很容易跳起繁殖的舞蹈,难度并不大,和其他虾虎鱼差不多。
- 黑鳍枝牙虾虎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
- 紫身枝牙虾虎 Stiphodon atropurpureus
- 西蒙氏(电光)枝牙虾虎 Stiphodon semoni
- 浅红枝牙虾虎 Stiphodon rutilaureus
- 明仁枝牙虾虎 Stiphodon imperiorientis
- 枝牙虾虎SP Stiphodon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