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五道杠”凸显的教育三大弊

(2011-05-04 11:40:50)
标签:

转载


向伟大的天朝教育致以最强烈的鄙视!

对中国大陆教育现状的不满意已经成为国人的共同性情绪,作为批评者,有时候我都觉得厌烦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第一次批评的时候,哪怕是最严厉的批评,我们内心是怀有希望的;同一个问题当我们第十次批评它的时候,尽管我们已经产生出很多的无奈,但我们内心还是怀有些许期待的;但就是这一个问题,当我们批评它一百次、一千次甚至一万次的时候,它依旧故我甚至岿然不动,我们就真的不怀有任何期望与期待了。可怕的是,尽管我们已经有些绝望了,但伤害仍在继续,弊端仍在发展,我们的神经还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刺激,使得我们不得不101次、1001次、10001次地重提这些话题。最近的一件事就是湖北某中学出现的“五道杠”现象。

但我首先要特别说明:孩子本人应该是无辜的,即使他有那么一点点不恰当的表现,那责任也与孩子完全无关。因为追究一个孩子的责任原本就是野蛮的,落后的,不人道的。我希望这个13岁的孩子不成为双重受害者。即在已然成为体制的受害者的时候不再被舆论所伤害。

但这件事本身所反映的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问题还是需要批评。也许不恰切的比喻就是我们经过一万次的努力依然没有征服艾滋病,但负有责任的医生和持有公义的人们也绝不会对其袖手旁观。

五道杠所反映的问题实在太多。依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的规定,少先队只有小队、中队、大队三级组织。也就是说,这三级组织的领导者只是一道杠、两道杠和三道杠。湖北教育部门“发明创造”,竟然弄出了五道杠,本身就是反章程的行为,而它的教育实质也是反法制的。近三十年来,我们总在讲法制教育,但这个例证恰恰是一根刺眼的毒刺。其次,五道杠所代表的岗位应该是由专业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硬把它转移给学生,其实也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再其次,把这样的事例甚至作为一种榜样,尤其作为一种政治榜样,同样无法可据,无理可循。我们不反对青少年关心时事,但我们认定在不恰当的年龄进行不恰当的政治化教育,其结果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除去这些不说,我以为,从更深层次来考虑,五道杠现象还反映出中国大陆教育的三大弊端。

第一,官本位弊端。中国某些古人深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什么读书高?因为做官高,现在中国官员形象怎么样可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神知鬼也知。其实中国文化传统中最负面的一个传统就是这个官本位。官本位的本质乃是贬低人民,反动民主。但官本位的影响至今未绝,不但未绝,还愈演愈烈。表现在教育上,它显然和公民教育尖锐对立。教育的首要责任究竟是要把大陆的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公民还是熏染成官僚梯队的后备军,这一点显然值得国人深思。

第二,妄想敌教育。在这一点上我特别同意李承鹏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爱国教育其实就是假想敌教育,他举得例证是:日本大地震了,中国政府一方面在油价高涨的情况下马上运去两万吨汽油表示友好;另一方面又有N多的爱国者发泄着对日本人大地震的幸灾乐祸情绪。他把这称之为假想敌教育。但我认为,假想敌教育还不够恰切,恰切的表达应该是妄想敌教育。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我们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欧洲有不少,美洲还有更大呢,东亚还有更坏呢,南半球还有更讨厌的,以及某地某地还有潜在的。这种教育的本质就是恨。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恨,是一种民族的恨?是一种阶级的恨?是一种国家的恨?是一种历史的恨?还是一种永无尽头的直通未来得恨?恨得太多了,最终的结果难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领导者带来许多无法解释的困难和纠结。

第三,反人本教育。我们现在天天听到以人为本的声音,这声音在校园里尤其比比皆是。先不说这句型的结构本身就有问题,以人为本的主语是谁?别管是谁,只要还有一个站在以人为本的“本”的上面的主体,那么“以”后面的人就不能为本。这个先不说它,只说现在的功利性教育、实用化教育乃至空洞化教育、假话教育都非常泛滥且理直气壮。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要成功,就是要成才,现在又加上一个就是要升官。但对于一个人来讲,成功有那么重要吗?每一个学理工科的人都必须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吗?如果不成为,就证明他人生失败吗?每一个学文学的人都应该成为文学巨人吗?如果不成为,就证明他生命没有价值吗?每一个学习政治的人都应该成为杰出的政治领袖吗——且不说这种可能几等于负数?如果不成为,就等于所读所学、所背所考全是浪费人生吗?我以为,人永远比任何事项都大,公民角色永远比其它任何角色都大,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剩下了功利、名利与官位,那么,我就认定这教育不但是失败了的而且是有负于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

五道杠可以休矣!但造成这现象的根源还需细细解剖。

2011-5-4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