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法元宝”——雷州人鄚天赐在安南国铸造的古铜钱
李龙
近年来,随着古钱币收藏者的增多,收藏和研究外国钱币的人也多了起来。安南(今越南)古钱币在钱币发展史上是受中国古钱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钱币界朋友把它称之为中国钱币的“兄弟钱”,很形象。该国自从丁部领于公元968年铸造第一枚年号钱——“太平兴宝”之后,钱币发展历经1000多年,钱币品种丰富多彩。安南古钱币均以汉文为钱文进行铸造,与中国古钱一样有着独特的古钱币文化。
在安南国繁多的古钱币品类中,有一种古钱叫“安法元宝”,开铸于安南顺化肃宗福澎丙辰十一年(1736年,相当于中国清乾隆元年),为河仙镇都督鄚天赐(1700-1780)所铸。该钱为铜质,直径
2cm左右,小平,宽郭、光背,“元”字篆书,其余三字均为隶书。书法漂亮,铜色较佳,在安南古铜钱中属于中上者(如下图)。
鄚天赐原姓莫,父亲莫玖(1655-1735),广东省海康县黎郭社(今雷州市白沙镇)东岭村人。据《大南实录》卷6《莫玖》、《天锡传》载:莫玖“因不堪胡虏侵扰之乱,越海南投真腊为客,乡居而有宠,国王信用焉。凡商贾诸事咸委公理。”后“玖归镇(河仙),建城廓,起营伍,具僚佐,多置幕署以延接贤才,民日聚居,遂成一小都会焉。”然而,“莫玖”为何改为“鄚玖”?原来,安南国历史上有个弒君篡国的莫登庸,此人名名不好,莫玖归顺安南时,怕被误会,因此而牵连,便于其姓“莫”字右边加个邑字偏旁,特把“莫”改为“鄚”,以此为姓,自称鄚玖。其子孙亦改随父姓。鄚玖死后,其子鄚天赐,继承光大父业,1736
年春任河仙镇都督(参看李庆新《鄚玖与河仙政权(港口国)》)
鄚天赐自继任都督、晋升侯爵、称“钦差都督琮德侯”后。加强军事、建公署、筑城堡、办教育。与此同时,他大力发展经济,受到安南阮氏王朝的极力支持。并赐他铸钱炉,准许他自行铸钱。1736年鄚天赐开设铸钱局,自铸“安法元宝”,以通贸易。此后持续数十年。“安法元宝”流通于安南南圻地方,但也有随贸易流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广西、海南、广东等地方。经过鄚玖、鄚天赐数十年的治理,河仙镇成了安南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诸国商船多往就之”,“德洽化行,人多美行,女习幽贞,威服外敌,仁抚居民,四方安堵无事”。今天,在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偶见出土的安南铜钱中,仍杂有不少“安法元宝”。“安法元宝”比清朝中国同时期铜钱稍薄,但与安南同时期所铸铜钱相比还算中上水平,现今网上的拍卖价格有3——5元、数十元不等,品相好、珍稀品上100元。
河仙镇地濒暹罗湾,周围各国战火不断。1771年,暹罗王郑昭乘安南内乱大举进攻河仙镇,由于安南国无力救援,鄚天赐只好孤军奋战,1870年战败自杀。然而,他铸造的铜钱随着经济的流通早已流布于安南及东南亚各国。这些铜钱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重要见证,也是人们研究东南亚华侨历史、南洋开发史的珍贵资料。
早在民国时期,“安法元宝”就引起钱币学家、收藏家丁福保的重视。他在自己编纂的《历代古钱图说》(1940年出版)中已把“安法元宝”图谱收入其中,作为该书收录的中国及邻国古钱拓图3000余品之其中一品。但该书所云“河仙镇都督郑天赐在河仙镇所铸”,“郑天赐”应为“鄚天赐”之误。
鄚天赐文武兼全,对诗歌颇有研究。诗作《河仙十咏》,收入越南国史书《大南实录》:
“一岛崔嵬奠碧涟,横流奇胜壮河仙。
波涛势截东南海,日月光回上下天。
得水鱼龙随变化,傍崖树石自联翩。
风声浪迹应长踞,浓淡山川异国悬。
这首诗正是鄚玖、鄚天赐父子数十年开拓越南河仙的真实写照。
注:本文参考碧云城《华人在越南建立的港口国》及有关钱币资料写成,图片来源于《华夏收藏网》。
http://s6/middle/681f6b1eg77ac47e86cd5&690&690
http://s5/middle/681f6b1egacbacef65ce4&690&690
(安法元宝)
2011年09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