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诚——一位优雅的医者
(2010-12-14 13:51:33)
标签:
王忠诚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造影术中国神经外科 |
王忠诚,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领域的开拓者与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创始人,有“万颅之魂”之誉。
王忠诚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当代名士,评价一个名士不是拥有多少耀眼的光环,而是他那种从容,那种优雅,那种当之无愧的名士风范,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电影《王忠诚》,不仅为剧中先生优雅风范所折服,随之搜集了一些资料,更是觉得此文不得不发,遂成此文表示对王忠诚先生的敬仰以及我对名士优雅风范的解读。
名士的优雅体现在一种追求上,如果我说这种追求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可能我们听的太多了,不如这么说,这种追求是一种对信念的坚持,一直对信念的忠实,可以为之用一生的时间完成的。这是一种坚持的优雅是一种高贵的优雅,它的优雅之处就在于对信念的坚持,始终如一的减持。王忠诚院士就很完美的诠释了这种高贵的优雅,这种仔细解读起来,让人油然起敬的优雅。1952年,卫生部从全国调集一批外科医生在天津筹建神经外科培训班,王忠诚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并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不久,中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王忠诚来到了北京。
当时刚解放不久,神经外科既无正式教科书,也缺乏训练标本。当时条件很艰苦,因为没有现成的课本,也没有教材,大家只得到没有主的坟地去挖颅骨以解剖做实验。“挖的时候味道很难闻,挖出来那颅骨里面都是蛹,要把它洗干净,煮,漂白,再把骨头一个一个地穿起来做标本。教科书没有,只有从前在学校学的解剖书。在图书馆找了一本英文的解剖学就去读,从头读到尾,背得倒是很熟,费的精力很大,但是不一定适用,那时候不知道重点。”王忠诚说自己在初学神经外科时走了不少的弯路。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也时间不长,手术死亡率很高。
当时,颅内肿瘤的检查方法只有向颅内穿刺打气,叫脑和脑室气造影,这种检查使病人头痛欲裂、痛苦异常,且致死、致残的危险性达1%~3%。尽管此时国外已经有了血管造影,但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我们既无技术资料,也无造影药品。
从1954年开始,王忠诚等自力更生,先在尸体上解剖,然后试行穿刺,再用X光透视、照相,检查穿刺的准确性。经过反复实践,用了半年的时间,摸索出了一套脑血管造影的方法,颅内疾患检查的危险性也由1%~3%降低到血管造影的1‰~3‰。以后,又经过7年多的血管造影实践,经过总结2500多份血管造影的病例,1965年,《脑血管造影术》一书正式出版。这本中国神经外科史上里程碑式的专著,使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一步向前跨越了30年。
那时防护设备很差,有时候连个铅围裙也没有,更谈不上隔离操作,造影医生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由于长期暴露在放射线中,王忠诚的白血球降至3000多(正常为7000-9000个/mm3),经常感冒发烧,光肺炎便先后得了6次,有一次险些危及生命。“我的身体虽然受到放射线的摧残,但我国的神经外科事业有了进步,我甚感欣慰。”王忠诚说。
歌功颂德的话我们听过很多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在这里笔者也不用表述很多,自有历史上写上一笔。笔者更看重是这种对学术的追求,这种始终如一追求,忠于自己的追求,甚至不惜到了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无疑是一种光彩夺目的优雅的名士风范。被称之为名士的人有很多,但是如果背弃了自己的追求和坚持,失去了这种优雅则不配称之为名士。试问当今有此风范者,还有几人?
音乐响起,舞者在如镜面的舞台上偏偏起舞,眼中并无二物,也无观众,心中只有自己的舞蹈,舞者如风,如果这不是优雅我想不出还有别的词可以配的上。王忠诚先生的优雅之处也在于此,不过他并不是用自己的双足的跳舞,他是用自己手中的手术刀,在每一个病人的大脑皮层上跳舞。
说到在大脑皮层上跳舞,那是一种外行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上手术台,少说也得七八个小时,不吃、不拉、不撒,两条腿钉在那里,连大气都不能出。有很多时候,进行血管缝合的时候,是需要放大仪器进行辅助的,因为一条直径仅一毫米的脑血管,常常要均匀地缝合十几针。但是就是这种严酷的近乎苛刻的细致能能真正的体现出优雅,淡定自若,不动如山,一动之间,飞针已过。因为这种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失之毫厘可能就会让病人形成功能性障碍或者丧失生命,只有手术成功了,这种死神指尖间的跳舞才能是一种真正的优雅,那么王忠诚先生的是真正的优雅名士吗?
无影灯下,王忠诚那双曾拯救过许多生命的手,小心翼翼地揭起一块颅骨。刹那间,一团粉白色颤悠悠搏动着的脑体显现在眼前。他端坐在手术台前的圆凳上,透过花镜和放大10倍的外科显微镜,给一位偏瘫患者进行小脑血管吻合术。这是1977年的一个病例。
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王忠诚先生作了题为《脑干肿瘤250例》的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至今他已做了300多例脑干肿瘤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1995年春天,江苏淮阴市一个叫范勇的18岁男孩被送进天坛医院。病人全身肌肉严重萎缩,1.8米的大个子,体重还不足45公斤。患者脊髓内长了一个巨大肿瘤:粗约2.5厘米,长约22厘米,侵占了9节椎体的空间,把脊髓挤压成了扁片。王忠诚知道,做这个手术难度实在太大了。手术那天,年逾古稀的王忠诚在手术台前整整奋战了10个小时,直到把这个大瘤子干干净净地剥离下来。
这些数据能真正的说明,王忠诚先生是一个几近完美的优雅舞者,他的手术刀在病人的大脑上演绎着优美的舞姿,优雅的表现折服了台下观望的死神,一次又一次把患者从死神的怀抱中拯救出来。
凡为名士者,优雅气质不可或缺,论医者名士,有几人有这种对优雅风范有更好的诠释?
再次回想下王忠诚先生的资料,确实觉得做到这种优雅风度很不容易,如果是衣着,我们可以买到,如果是表情举止,我们可以训练,但是这种对学术的追求,以及手术的精湛所体现出来的优雅,确实只有真正的名士才能具备的。
最后笔者只想在强调一下标题,王忠诚——一位优雅的医者,这就是我想说的。
附(王忠诚1925年12月出生于山东烟台,1949年毕业于北平医学院。历任天津总医院住院医师,北京同仁医院主治医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院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院长与北京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等职;出任过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美国、日本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会员,国际脑研究协会成员;当选过九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和十五大代表、十六大代表。现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精神科学咨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