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洪灾后霍乱横行,中药是根本
(2010-06-29 00:08:38)
标签:
健康 |
分类: 中医常识 |
南方水灾情势急迫,草本也尽本人所能,为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防止灾后可能爆发的霍乱疫情,草本多方总结查证,为各位读者奉上此文。
2007年8月,印度由于水灾导致霍乱,东部奥里萨省与西部古茶拉底省都传出爆发霍乱疫情,至少有116人感染霍乱死亡。而且当时一度感染的人数持续增加中。
霍乱在中国属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霍乱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间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危害极大,因此早期迅速和正确的诊断,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蔓延有重大意义。
预防措施:
吃煮熟的食物并趁热食用。已在常温下存放数小时和未经加热再次食用的煮熟食物可以是一个重要的感染源。
避免生的海鲜和其它生的食物。只有你亲手削皮或去壳的水果蔬菜除外。
在饮用之前将未经高温消毒的奶煮沸。不可靠来源的冰淇淋通常受到污染并可引发疾病。如有怀疑,远离它。
确信向摊贩购买的膳食在你面前彻底煮熟和不含任何未煮过的食物。
王士雄(清)《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中的预防建议:
1.
2.
3.
4.
说完了预防,我们说说治疗:
(一)泻吐期:
1.暑热证:
(1)主证:吐泻骤作,吐物有腐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糙,脉象滑数。
(2)治法:清热避秽法,方用《霍乱论》黄芩定乱汤加减。
(3)处方:黄芩15克,黄连9~15克,蒲公英30克,姜半夏9克,吴萸3克,滑石30克。
(4)加减法:转筋者加木瓜12克,白芍15克,口渴重去姜半夏加天花粉15克。
(5)成药:玉枢丹(紫金片),有呕吐者先服此丹1.5克,服后呕吐稍止,再服汤药。
2.暑湿证:
(1)主证:突然泻吐,胸脘痞闷,渴不欲饮或喜热饮,体倦思睡,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2)治法:芳香化浊,温运中阳法,方用霍香正气散加减。
(3)处方:霍香12克,姜半夏9克,陈皮9皮,茯芩9克,厚朴1克,黄连6~9克,吴萸3克。
(4)成药:霍香正气水(丸),每次2瓶(6克)日报2至3次。
(二)脱水虚脱期:
1.气阴两虚证:
(1)主证:吐泻较剧,气阴两务,皮肤潮红,干瘪微汗,身热口渴,腿腹抽筋,腹胀尿闭,脉象细数,舌质淡红、苔黄或白且燥。
(2)治法:气阴双补、扶正驱邪法。方用生脉散加减或急救回阳汤。
(3)处方:党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黄连6克(马尾连18克),白芍15克,灸甘草10克。
2.心阳衰竭证(亡阳型):
(1)主证:面色苍白,眼窝凹陷,声音嘶哑,形寒肢冷,冷汗淋漓,手足螺瘪,筋脉痉挛,脉象沉细,舌苔白腻。
(2)治法:以温运中阳,活血祛淤法。方用《伤寒论》附子理中汤中减。
(3)处方:党参30克,附子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焦白术15克,葱白三根,黄连9克,桂枝9克。
加减法:紫绀重,加当归15克,川芎9克。
(三)反应期及恢复期:
1.主证:乏力倦怠、胃纳不佳,精神不爽,午后微热,舌质偏红,苔薄黄糙,脉细。
2.治法:以清热扶正法。可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加减。
3.处方:太子参12克,麦冬9克,竹叶9克,石斛9克,乌梅9克,荷叶12克,西瓜皮二块。
4.加减:热重,加生石膏30克。小便不利加茯芩9克,食饮不振,加焦三仙30克。
(四)干霍乱:
1.主证:不吐不泻,腹满烦乱,绞痛气短,中毒衰竭。
2.治法:以温中行气攻下法。选厚相汤加减或姜盐汤。
3.处方:厚朴9克,高良姜9克,相硝30克,枳壳9克,槟榔9克,大黄15克后下。或:盐30克,生姜15克同炒至色变后,水煎服。
另外,草本给大家推荐防疫香囊配方一个,可以将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装入细布袋中,悬于腰间。香囊随身携带,可以有效减少可能产生的疫情对身体的侵害。
草本只能对灾区人民略尽绵薄之力,如有看到的网友可以,草本欢迎积极转发,这样让更多的人看到的话,都算是为灾区人民尽了些许心意。
草本有云
灾区洪水似滔天
草本心焦把策献
古有妙方与香囊
谨防疫情和霍乱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