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学习
爱学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03
  • 关注人气:3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2015-10-09 16:55:34)
标签:

转载

分类: 河北河南山西天津山东
原文地址:元青花五爪龙解惑作者:冷杉

元青花五爪龙玉壶春瓶探讨

解放前老辈留下一个玉壶春瓶,因为听老辈说是清代的所以一直没有质疑认为它就是清代的东西,这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的进步,逐渐抽丝剥茧,慢慢了解了珍藏的玉壶春瓶的出处和身世。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元代瓷器上的龙纹极具特色,一般认为皆三爪、四爪。有没有五爪的?有。我曾有幸在河南鉴识一元代青花玉壶春瓶,其上龙纹即是五爪者(见图)。此乃1958年在荥阳出土的东西,绝对可靠之物。但此件极有学术价值的元代五爪龙青花玉壶春瓶孤品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以至近年出版的、号称完备的十五卷本《中国陶瓷全集》的元代卷也没有收录,实不应该。我在去年出版的拙书《至正型青花瓷》中自然不忘将其刊入。至于元代瓷器上为什么会出现五爪龙这一特例,是民窑作品的“违制”之物,还是官窑(御窑品)固有,也很值得探讨。我的看法是偏向前者。(摘自裴光辉《格古日记》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第二则报道  作者:杨爱玲

在河南博物院的第六展厅里,有一件光彩夺目的瓷器,它就是元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该瓶1963年出土于河南荥阳一座明代墓中,根据其胎、釉、青花特点以及制作工艺,有关专家认为是元代作品。该瓶高39.4厘米,口径9.3厘米。敞口细颈,腹部下垂,圈足。从颈部至腹部绘青花云龙纹,青花色泽浓艳,并有黑色斑点。瓶为两节接合而成,有明显的接痕,这也是元代瓷器的显著特点。玉壶春瓶是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是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元代以后南北各窑均有烧制,其造型挺拔秀丽。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代陶瓷艺人都用其作为一种装饰题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体现其艺术魅力。该瓶所绘龙纹形象凶猛,以较长的龙身缠绕瓶体,在飞舞中显示其威武雄浑的气势,加上云纹的衬托,更有穿云布雨的撼天威力,是元代青花瓷器不多见的艺术佳作。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青花瓷是用氧化钴为原料,在未经烧制的素胎上进行绘画,然后上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因为装饰纹饰是绘在釉子下面,所以也称之为釉下彩。它的特点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很小,烧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白地蓝彩,明净优雅,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再则青花纹饰在釉下面,永不褪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于青花的起源,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的进展,证明它起源于唐代。1975年和1983年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就出土有两批青花瓷片标本,其上绘制的釉下蓝彩清楚可见。从器型上看为唐代枕片。关于它的产地,根据对胎、釉测试的结果,证明为河南巩县窑所烧。又根据近年来考古新发现,的确证明河南巩县窑烧制唐青花这样一个不辩的事实。
青花瓷器发展至元代已经烧制成功,尤以江西景德镇窑最具代表性。元代青花所使用的钴料有进口的与国产的两种。进口料含铁量高,含锰成份少,所以发色浓艳,釉面有黑色结晶斑点,深入胎骨,用手触摸有下凹感觉。而国产青花料发色较淡,没有黑斑。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元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是景德镇窑采用进口钴料烧制的杰出产品。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造型:我国各历史时期的瓷器,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又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元代青花瓷的造型,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如玉壶春瓶、梅瓶等,明显地继承了宋代的样式。敞口,颈部细长,腹部下垂,圈足微撇。随着发掘考古资料的增多,改写了过去认为元代青花的造型为形体较大、胎体厚重的偏面认识。在元代青花中不仅有大盘、大碗、大瓶、大罐之类的器物,同时也有像此件玉壶春瓶一样形体精美的较小器物。这件玉壶春瓶是典型的元代晚期的作品。玉壶春瓶的口部撇度较大,呈喇叭形口,颈部比起元代早期明显加粗,腹部下垂也渐渐向肥大发展,整体器形从古朴向稳重过渡,是元代晚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纹饰:元青花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受当时文人绘画风格的影响,写意画法较多,题材丰富,取材广泛,有的还借鉴当时丝织品的图案。元青花纹饰的特点是:大型器物的构图严谨、繁密,层次比较多,一件器物有的多达七八层,画面显得比较满。虽然层次多,但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给人以富丽典雅、和谐完美之感。但也有较小的器物装饰以疏朗为特点的,自然活泼。龙纹在元青花瓷器中较为多见,是元青花瓷器的主要装饰之一。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呼风唤雨,因此,它以不同的动态表现在瓷器上,有海水龙、云龙等。自唐代始龙纹与皇权有了密切关系,龙纹成了皇权的象征。历代的龙纹各不尽相同,有其突出的时代特征。这件青花玉壶春瓶上所绘的云龙纹,代表了元代晚期云龙纹的基本特征。它仍以龙为主题纹饰,云为辅助纹饰。这时期的龙头一般较小,上下唇较长,身子细长,背部出脊,双角向后,似鹿角状。三爪、四爪居多,也有五爪。该瓶上的龙就是五爪,分张有力。该瓶所绘龙身的鳞为网格纹状,也是元代龙纹主要特征之一。所绘云纹为如意头飘带云,是指它的云角很长,似飘带。这也是元代云纹作为辅助纹饰的一个重要特征。
青花:根据出土和传世的大量实物证明,元代青花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使用进口钴料(来自伊斯兰地区),含锰的成分少,含铁的成分多,因此,呈色浓艳,釉面有黑色结晶斑点,用手摸之,有凹入胎骨的感觉。二是使用国产钴料,含铁成分少,呈色浅淡,釉面没有黑色结晶斑点,纹饰也比较简单。三是进口钴料与国产钴料结合并用。发色浓艳与浅淡相结合。这件玉壶春瓶的青花采用的是进口钴料,发色浓艳,尤其是它的如意头云纹,不仅色彩结晶斑点突出,而且晕散特点也十分明显。它代表了使用进口钴料元代青花的特征。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胎釉:元青花的胎质纯白洁净,是在宋代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胎骨坚致,份量较重。另外胎内氧化铝成分稍高,机械强度较大。所以我们所见元青花瓷器大件器物相对较多,但是元青花和明清青花相比,胎土淘洗不如明清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和铁质斑点。同时由于胎内含铁量较高,凡是露胎处,均见火石红斑。这件玉壶春瓶的足端露胎处火石红斑点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另外,它的釉是白中泛青,晶莹透亮,这也是元青花釉的一个显著特征。
工艺:元青花中的瓶、罐、壶等,其胎体都是分段制作拼接而成的,接痕一般都很明显,接口修整不细致,用手摸有明显凹凸不平之感。这件玉壶春瓶的腹部就有明显的接痕,不仅能摸得着,我们还能看得见。这也是当时制瓷工匠留给后人鉴定元青花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元代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传世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大概传世品有300余件,国内有百余件,主要是江西高安与河北保定两批窖藏元青花瓷器最为著名。河南省目前所知收藏元青花瓷器甚少,也只有河南博物院仅此一件。所以,元青花瓷器在传世瓷器中弥足珍贵。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笔者收藏的元青花五爪龙玉壶春瓶通过仔细对比与上面两篇文章所提到的河南博物馆的元青花五爪龙玉壶春瓶无论从形制、器形、钴料、画风、画法、施釉、布局、胎土、五爪龙形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只是笔者收藏的元青花五爪龙玉壶春瓶器形稍小瓶口内和圈足上没有绘如意云纹如图: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转载]元青花五爪龙解惑


 对于为什么在元代龙普遍是三爪、四爪而该瓶是五爪的问题上,国内著名元青花收藏专家张联军老师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张老师说:“该瓶我更倾向于元末明初的洪武朱元璋时期的作品,因为元朝虽然灭亡了但该时期元青花的生产者还是元遗留下的人,画风画法沿袭元的风格但龙爪却要用洪武的形制了,故元龙现五爪。”张老师还说:“该瓶极有可能是朱元璋为赏赐有功之臣御酒的盛用酒器而制作的瓶。”这就解释了为何元青花有五爪龙的原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