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印刷常用的字体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古籍 |
清代印刷常用的字体
清初期刻本,字体仍是明代末期的风格,字形长方,横细竖粗的宋体字。由乾隆皇帝亲自批准印刷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使用的就是宋体字。用它印刷的书,规格整齐、清秀易读,不能不认为是我国印刷字体的一大发展。这种横平竖直、横轻竖重、字体方正的宋体字,是汉字印刷的最理想字体。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天,现在的书籍正文仍使用宋体字。
康熙之后,盛行着两种字体。一种是软体字,另一种是硬体字。
软体字也称写体。写刻上版多出于名家手笔,字体优美,刻印俱佳。这种版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往往为藏书家所重视。但由于名家书写,成本较高,一般的作坊印书很少采用,多出自家刻。如清代有名的书画家郑板桥亲自手写的《板桥词抄》,由有名的刻版高手司徒文膏刻版,再现了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成为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http://res.bigc.edu.cn/yinshuaziyuanku/upimg/userup/1205/091940412947.jpg
清代软体木刻本《弟子规》
硬体字也称仿宋字http://res.bigc.edu.cn/yinshuaziyuanku/images/2012/wt3.gif,这种字体与明仿宋不同的是横轻竖重,撇长而尖,捺拙而肥,右折横笔粗肥,道光以后,字体变得呆板,世称匠体字。
http://res.bigc.edu.cn/yinshuaziyuanku/upimg/userup/1205/0919421J1L.jpg
清代硬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