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2012-10-04 10:39:52)
标签:

杂谈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备受关注的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正在进行中,截至目前已经出水的瓷器,据专家考证,大部分产自福建漳州窑系。这些出水瓷器的工艺、纹饰有何特色?它们的具体生产窑场、生产年代,以及这些陶瓷的外销目的地是哪里?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叶文程,原福建博物院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林忠干,福建漳州市博物馆馆长吴其生等外销陶瓷专家,请他们就这些问题发表看法——

  专家谈“南澳Ⅰ号”沉船出水瓷器

  

http://www.craft114.com/pic/201006/5/20100605095625_1.jpg

  漳州市博物馆馆藏瓷器

  

http://www.craft114.com/pic/201006/5/20100605095625_2.jpg

  “南澳Ⅰ号”出水瓷器

  本报记者 尼松义 李自涌 朱匡杰

  “南澳Ⅰ号”水下发掘考古正在进行中,受到广泛关注。不论是其身份、产地、销售、目的地,还是工艺特征、生产时代,都有待更多的发掘成果来解答。“南澳Ⅰ号”所载上万件瓷器令人瞩目,它们为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这些主要来自福建漳州窑的瓷器,在水下沉睡几百年,时至如今,出水后依旧让人着迷。

  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叶文程说,“南澳Ⅰ号”上的货物以陶瓷为主,船上的青花瓷主要来自漳州平和窑,部分来自景德镇。漳州窑瓷器外销世界各地,包括东南亚、日本、非洲、欧洲等都出土不少,但“南澳Ⅰ号”究竟从哪里起运,福建还是广东,目前还是个谜。按目前的线索来看,很有可能是从漳州月港出发,往南走,首先到东南亚。

  原福建博物院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林忠干就漳州窑的历史、“南澳Ⅰ号”出水瓷器特点等作了阐述。他说,明清时期月港与漳州窑瓷器生产外销的关系密切。漳州窑,主要指明清时期漳州地区的瓷窑,包括平和县的南胜、五寨、花仔楼、官峰诸窑,诏安县的秀篆、朱厝、官陂窑,漳浦县的坪水窑,云霄县的火田窑,南靖县的梅林窑,华安县的东溪等60余处窑场。其中以平和南胜、五寨地区窑场最为集中、最具代表性。漳州窑在百十年间形成了庞大的窑业体系。平和窑的基本生产年代,是从明隆庆到清顺治年间,其最为旺盛的生产阶段在明万历年间。

 
http://www.craft114.com/pic/201006/5/20100605095625_3.jpg

  “南澳Ⅰ号”出水瓷器

  十七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船队在马六甲海峡附近连续截获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名称“克拉克港号”的几条货船,将船上大量中国万历年间生产的青花瓷拿到阿姆斯特丹去拍卖,引起欧洲轰动,受到英、法等国王室贵族追捧,欧洲人把此类形制瓷器统称为“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给荷兰人带来巨大利益,后来荷兰人向中国大量订购此类瓷器,每年有几十万、几百万件瓷器外销到欧美国家。

  “南澳Ⅰ号”上的瓷器有何特点?漳州市博物馆馆长吴其生认为,从出水的瓷器看,有的与漳州市博物馆馆藏瓷器十分相似,如仕女纹饰的瓷器等,它们的器型相对较小,装饰较为简单,纹饰奔放、率意,主题纹饰较少。

  据林忠干介绍,明清一段时间实行海禁,但民间走私贸易兴盛。明隆庆元年,月港在海禁中获得开放,并建立督饷馆管理进出口贸易,其后闽南、广东等地商人在此贸易,月港的税收更是从2000两/年发展至35000两/年。伴随着月港的开放,“克拉克瓷”远销海外,成为海外流行的重要瓷器品种。

http://www.craft114.com/pic/201006/5/20100605095625_4.jpg

  漳州市博物馆馆藏瓷器

  

http://www.craft114.com/pic/201006/5/20100605095625_5.jpg

  漳州市博物馆馆藏瓷器

  “南澳Ⅰ号”当年要驶向何方?近期人们质疑其是否走私船的身份外,还对其目的地充满疑惑。林忠干认为,此船是在往南洋群岛方向的航线上沉没的,所载瓷器很可能要销往东南亚。因为当时东南亚瓷器制造能力弱,而漳州窑的批量生产能满足其需求。类似出水瓷器纹饰的瓷器在东南亚等地,也时有发现。

  而更重要的一点证据,就是“龙瓮”和“锡壶”的出水。龙瓮,制作技术本身是晋江磁灶人传播到东南亚的,在印尼、菲律宾等地多有发现。而锡壶,是盛行于佛教国家的器物。这是“南澳Ⅰ号”目的地为东南亚的重要证据。

  同时,很多出水瓷器上印有“福”、“寿”等字样,有专家解释说,它们可能是销往儒家文化圈的,也就是东亚、东南亚地区。

  “南澳Ⅰ号”上瓷器的发掘出水有什么重大意义?林忠干表示,它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在中国瓷器到达西方之前,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途径相对单一,主要通过马可·波罗等的介绍和丝绸等物品,而通过瓷器贸易、交流,为西方了解东方文明打开了一个通道。从陶瓷工艺来说,中国的陶瓷工艺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大量仿造“克拉克瓷”。欧洲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学会烧造瓷器,他们的主要模仿器物就是漳州窑、德化窑瓷器。另一方面,漳州窑瓷器以其庞大的数量和便捷的运输,深入平常百姓家,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贡献了力量。中国瓷器在海外一直是王室贵族的奢侈品,而漳州窑却将瓷器的使用扩展到平民中,这使得中华文明的传播更为广泛。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专家畅谈“南澳一号”出水的古瓷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