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核表达III

(2010-05-31 08:39:40)
标签:

杂谈

分类: CSHL
Part诱导表达
一、 诱导表达
1.     诱导表达类型
组成型表达:表达载体的启动子为组成型启动子,也就是一直努力不停表达目的蛋白的启动子,如pMAL系统。持续性表达通常表达量比较高,成本低,但是不适合表达一些对宿主细菌生长有害的蛋白。因为过量或者有害的表达产物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反过来影响表达量的积累。
诱导调控型表达:表达载体采用诱导型启动子,只有在诱导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表达目的产物。这种方法有助于避免菌体生长前期高表达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又可减少菌体蛋白酶对目标产物的降解。特别适合解决有毒蛋白的表达。另外也有启动子是组成型的,但是启动子所依赖的转录酶是诱导表达的,也属于诱导表达系统。
融合表达: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对于特别小的分子建议用较大的Tag(如GST)以获得稳定表达;而一般的基因多选择小Tag以减少对目的蛋白的影响。His-Tag是最广泛采用的Tag
分泌表达在起始密码和目的基因之间加入信号肽,可以引导目的蛋白穿越细胞膜,避免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过度累积而影响细胞生长,或者形成包含体,而且表达产物是可溶的活性状态不需要复性。通常这种分泌只是分泌到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周质空间。
可溶性表达:大肠杆菌表达效率很高,特别是强启动子,目的蛋白来不及折叠而形成不溶的包含体颗粒,包涵体容易纯化但是复性效率不高(非常股复杂)。分泌表达可以得到可溶的产物,也有部分融合Tag有助于提高产物的可溶性,比如ThiopMAL系统。
2.诱导表达
1)挑取含重组质粒的菌体单斑至2ml LB(含Amp50μg/ml)中37过夜培养。
2)按150比例稀释过夜菌,一般将1ml菌加入到含50mlLB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37震荡培养至OD6000.4-1.0(最好0.6,大约需3h
3)取部分液体作为未诱导的对照组,余下的加入100mMIPTG至终浓度为0.4mMT7启动子)或1 mMT7lac启动子),作为实验组,两组继续
37震荡培养3h
4)分别取菌体1ml, 离心12000g×30s收获沉淀,用PBS重悬、洗涤、离心。
5)对细菌沉淀进行处理,做SDS-PAGE等分析。
3.注意事项:
1)关于表达不出来的原因有很多
a如果测序都是正确的话,设计一个postive expression control,验证整个表达系统没问题。
b检测是否有毒性。涂一个IPTG的板子看菌落生长情况如何。
c 看看稀有密码子情况,是不是存在成簇的N端的稀有密码子。
d看看稳定性,上swiss prot看看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时间是多少。
e如果表达的是真核蛋白,可能问题更复杂,可能涉及到伴侣蛋白等问题?
f 有人会检测mRNA的稳定性。
g可以用亲和层析等办法富集你的目的蛋白,然后再跑胶。因为有时你的目的蛋白表达丰度过低,SDS-PAGE检测不到。
(1)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将宿主菌的生长与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以减轻宿主菌的负荷。
(2)IPTG:IPTG浓度0.2-0.5mM IPTG足够了,不会降低表达量,反而会增加蛋白的可溶性。IPTG浓度过高,易使蛋白表达速度增大,来不及正确折叠而产生不溶性蛋白(包涵体)。T7lac启动子是严谨启动子,IPTG诱导时可以优化最佳浓度(25uM-1mM之间)使目的蛋白达到最佳的活性和溶解性。
(3)温度:一般37诱导3-4小时,30诱导6小时是蛋白表达的最大产量期。22、18℃、16℃等低温诱导时间在12h-48h。低温诱导可使蛋白缓慢合成,利于蛋白正确折叠形成可溶性蛋白。为了得到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可以考虑将温度再降(但表达总量会有所降低),可以考虑25°,诱导8-10个小时;20°诱导14-18个小时;甚至15°24-36小时诱导。
二、 检测诱导表达
1.细菌的裂解裂
常用方法有:高温珠磨法;高压匀浆;超声破碎法;酶溶法;化学渗透等。前三种方法属机械破碎法,并且方法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后三种方法在实验室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
下面介绍酶溶法和超声破碎法结合使用的实验步骤。
(1)常用的溶解酶有溶菌酶;β-1,3 -葡聚糖酶;β-1,6 -葡聚糖酶;蛋白酶;壳多糖酶;糖昔酶等。溶菌酶主要对细菌类有作用,而其他几种酶对酵母作用显著。4 5000rpm 离心,15 min ,收集诱导表达的细菌培养液(30 mL )。弃上清,1mL 裂解缓冲液,悬浮沉淀,30℃作用1h。
(2)超声破碎细菌,40w,10s,10s,50次;12000rpm ,4 离心,15min ,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分别取少量上清和沉淀,加入等体积的 凝胶电泳加样缓冲液,待检测。
注意事项:超声破碎与声频、声能、处理时间、细胞浓度、菌种类型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情况掌握;超声波破菌前,标本经3 -4 次冻溶后更容易破碎。
2.进行SDS –PAGE检测
1)表达结果:
a细胞质中表达;b包涵体形式表达。
2)包涵体的纯化
a包涵体的洗涤;b包涵体的溶解;c包涵体的检测
从基因角度改造一下,如果能够去掉一些疏水区段会很大程度上改善蛋白的可溶性
4)注意事项
a所有操作尽量在冰上操作,以避免蛋白质发生变性;
b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表达载体,并注意不同的表达载体上的融合标签和携带的抗性基因,其中有些标签是可以去除的。具体的序列和说明
都可以从www.novagen.com中下载。
c包涵体蛋白溶液保存在四度里,避免反复冻融,否则体系不稳定,蛋白以沉淀析出;胞质蛋白不能在四度放置很久,因为上清中含有很多蛋白酶,会把靶蛋白降解掉。
Part诱导表达
一、 诱导表达
1.     诱导表达类型
组成型表达:表达载体的启动子为组成型启动子,也就是一直努力不停表达目的蛋白的启动子,如pMAL系统。持续性表达通常表达量比较高,成本低,但是不适合表达一些对宿主细菌生长有害的蛋白。因为过量或者有害的表达产物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反过来影响表达量的积累。
诱导调控型表达:表达载体采用诱导型启动子,只有在诱导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表达目的产物。这种方法有助于避免菌体生长前期高表达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又可减少菌体蛋白酶对目标产物的降解。特别适合解决有毒蛋白的表达。另外也有启动子是组成型的,但是启动子所依赖的转录酶是诱导表达的,也属于诱导表达系统。
融合表达: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对于特别小的分子建议用较大的Tag(如GST)以获得稳定表达;而一般的基因多选择小Tag以减少对目的蛋白的影响。His-Tag是最广泛采用的Tag
分泌表达在起始密码和目的基因之间加入信号肽,可以引导目的蛋白穿越细胞膜,避免表达产物在细胞内的过度累积而影响细胞生长,或者形成包含体,而且表达产物是可溶的活性状态不需要复性。通常这种分泌只是分泌到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周质空间。
可溶性表达:大肠杆菌表达效率很高,特别是强启动子,目的蛋白来不及折叠而形成不溶的包含体颗粒,包涵体容易纯化但是复性效率不高(非常股复杂)。分泌表达可以得到可溶的产物,也有部分融合Tag有助于提高产物的可溶性,比如ThiopMAL系统。
2.诱导表达
1)挑取含重组质粒的菌体单斑至2ml LB(含Amp50μg/ml)中37过夜培养。
2)按150比例稀释过夜菌,一般将1ml菌加入到含50mlLB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37震荡培养至OD6000.4-1.0(最好0.6,大约需3h
3)取部分液体作为未诱导的对照组,余下的加入100mMIPTG至终浓度为0.4mMT7启动子)或1 mMT7lac启动子),作为实验组,两组继续
37震荡培养3h
4)分别取菌体1ml, 离心12000g×30s收获沉淀,用PBS重悬、洗涤、离心。
5)对细菌沉淀进行处理,做SDS-PAGE等分析。
3.注意事项:
1)关于表达不出来的原因有很多
a如果测序都是正确的话,设计一个postive expression control,验证整个表达系统没问题。
b检测是否有毒性。涂一个IPTG的板子看菌落生长情况如何。
c 看看稀有密码子情况,是不是存在成簇的N端的稀有密码子。
d看看稳定性,上swiss prot看看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时间是多少。
e如果表达的是真核蛋白,可能问题更复杂,可能涉及到伴侣蛋白等问题?
f 有人会检测mRNA的稳定性。
g可以用亲和层析等办法富集你的目的蛋白,然后再跑胶。因为有时你的目的蛋白表达丰度过低,SDS-PAGE检测不到。
(1)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将宿主菌的生长与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以减轻宿主菌的负荷。
(2)IPTG:IPTG浓度0.2-0.5mM IPTG足够了,不会降低表达量,反而会增加蛋白的可溶性。IPTG浓度过高,易使蛋白表达速度增大,来不及正确折叠而产生不溶性蛋白(包涵体)。T7lac启动子是严谨启动子,IPTG诱导时可以优化最佳浓度(25uM-1mM之间)使目的蛋白达到最佳的活性和溶解性。
(3)温度:一般37诱导3-4小时,30诱导6小时是蛋白表达的最大产量期。22、18℃、16℃等低温诱导时间在12h-48h。低温诱导可使蛋白缓慢合成,利于蛋白正确折叠形成可溶性蛋白。为了得到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可以考虑将温度再降(但表达总量会有所降低),可以考虑25°,诱导8-10个小时;20°诱导14-18个小时;甚至15°24-36小时诱导。
二、 检测诱导表达
1.细菌的裂解裂
常用方法有:高温珠磨法;高压匀浆;超声破碎法;酶溶法;化学渗透等。前三种方法属机械破碎法,并且方法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后三种方法在实验室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
下面介绍酶溶法和超声破碎法结合使用的实验步骤。
(1)常用的溶解酶有溶菌酶;β-1,3 -葡聚糖酶;β-1,6 -葡聚糖酶;蛋白酶;壳多糖酶;糖昔酶等。溶菌酶主要对细菌类有作用,而其他几种酶对酵母作用显著。4 5000rpm 离心,15 min ,收集诱导表达的细菌培养液(30 mL )。弃上清,1mL 裂解缓冲液,悬浮沉淀,30℃作用1h。
(2)超声破碎细菌,40w,10s,10s,50次;12000rpm ,4 离心,15min ,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分别取少量上清和沉淀,加入等体积的 凝胶电泳加样缓冲液,待检测。
注意事项:超声破碎与声频、声能、处理时间、细胞浓度、菌种类型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情况掌握;超声波破菌前,标本经3 -4 次冻溶后更容易破碎。
2.进行SDS –PAGE检测
1)表达结果:
a细胞质中表达;b包涵体形式表达。
2)包涵体的纯化
a包涵体的洗涤;b包涵体的溶解;c包涵体的检测
从基因角度改造一下,如果能够去掉一些疏水区段会很大程度上改善蛋白的可溶性
4)注意事项
a所有操作尽量在冰上操作,以避免蛋白质发生变性;
b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表达载体,并注意不同的表达载体上的融合标签和携带的抗性基因,其中有些标签是可以去除的。具体的序列和说明
都可以从www.novagen.com中下载。
c包涵体蛋白溶液保存在四度里,避免反复冻融,否则体系不稳定,蛋白以沉淀析出;胞质蛋白不能在四度放置很久,因为上清中含有很多蛋白酶,会把靶蛋白降解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埃希氏大肠菌
后一篇:原核表达II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