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要闻|陶渊明与江南文化暨海外传播研讨会在苏州城市学院成功举办

11月2日上午,由中国陶渊明研究会、苏州城市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主办的“陶渊明与江南文化暨海外传播研讨会”在苏州城市学院综合楼三楼大会议室开幕。
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苏州城市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处长刘海燕,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国安,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涂小马,中国陶渊明研究会前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龚斌教授,中国陶渊明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李剑锋教授,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九江学院吴国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明教授,与来自全国各高校从事陶渊明研究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陶渊明与江南文化暨海外传播”展开讨论。本次会议开幕式由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国安主持。
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以“陶渊明与江南文化暨海外传播”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陶渊明文化的当代价值,探讨江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路径与影响,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希望此次会议是苏州城市学院践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一次生动实践,也希望各位学者能够借此机会,深入了解苏州、感受苏州。
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吴国富教授对苏州城市学院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表示感谢。他回顾了陶渊明研究会17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研究会的已有成就、研究特点和学术精神。他指出,苏州与陶渊明渊源深厚,吴地学者对陶渊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研讨会,不仅推动了苏州园林文化研究,也为全国陶渊明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向苏州城市学院和陶渊明研究会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
开幕式后,大会进行了两场主题报告。
上半场会议由同济大学刘强教授主持并评议。华东师范大学龚斌教授就陶渊明是否受到佛教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是纯粹的中国文化产物,并未受到佛教的影响。广西大学李寅生教授就陶渊明有关天人问题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刘强教授就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评议,对于文化本位的立场以及陶渊明的儒道思想进行了阐述,可谓精彩纷呈。
下半场会议由安徽大学吴怀东教授主持并评议。山东大学李剑锋教授分析了陶渊明作品中的历史人物,探讨了其历史观和个人价值观的表达。新加坡理工大学张爱东教授对比了范成大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讨论了个人与时代之审美习尚、宋代诗画关系等问题。吴怀东教授认为本场主题报告的内容为陶渊明的研究领域带来了新视角,体现了陶渊明研究的重要性和全球影响力。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OjHNvJ2QoRU7eAbd2z26Xu2eW5diauPHm8ziaLia26rgM1qtnlaYbxKqSz6LbwCCTsmLLsTLYjSf0flQYZyibyvJY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下午,大会进行了三场分组讨论。
第一组讨论由内蒙古大学高建新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归青教授针对中年陶渊明事功问题进行再审视,从陶渊明现存诗文和其人生实践两方面进行考证,寻找陶渊明功名意识的内在联系。内蒙古大学高建新教授深入探讨了陶渊明及其诗文对中国历代文人室名和别号的影响,探究陶渊明文化与后代文人生活之间的关联。安徽大学吴怀东教授就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评价进行分析,并将历代对陶诗的接受情况与时代风气结合进行讨论。郑州大学贺伟老师通过考察苏轼所作《和陶诗》,考论了陶集的宋代版本问题。《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刘中文教授对民国学者孙作云的陶学观点进行阐述和辨析。江西师范大学胡耀震教授对《饮酒》“结庐在人境”一诗的主题、异文和艺术性进行了探讨。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OjHNvJ2QoRU7eAbd2z26Xu2eW5diauPHm8ziaLia26rgM1qtnlaYbxKqSz6LbwCCTsmLLsTLYjSf0flQYZyibyvJY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在闭幕式上,中国陶渊明研究会会长李剑锋教授作闭幕式致辞,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并宣布会议各项议程圆满完成。他表示,此次会议彰显了学术传统的精髓,展现了年轻学者们的无穷潜力与蓬勃活力,并寄望于他们在未来的研究中推动新进展。李剑锋教授高度评价了会议的成果,相信这将为学术界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