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间集》原序

(2023-07-19 09:27:29)
标签:

教育

文化

历史

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兴起隋唐,全盛于宋代。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又称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从长度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词最初起源于民间后传入上流社会,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对此进行了改造。早期的词内容比较狭窄中唐以后,张志和、韦应物等人尝试着对词进行了一些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晚唐五代时,中原社会衰乱,但西蜀、南唐因地处偏僻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有利,填词风气已十分普遍《花间集》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编撰者为五代后蜀时的赵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迹不详,他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到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时期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共五。这些词的内容多为描写女子生活、妆饰、容貌、闺怨、伤离惜别等,风格婉丽柔靡绵缠香艳,且多表达男女相思之情,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等但也有一部分作品鹿虔扆的《临江仙》抒写暗伤亡国之情,欧阳炯的《南乡子》歌咏南方风土人情较有现实意义《花间集》的得名或以为“以花喻诗”,或以为“花”喻女性,或以为“花间”指锦绣锦官城成都,又以为“花间”比拟精美的词作,诸如此等皆言之有理,然“花间词派”则由此而成。花间不仅是我国第一个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

《花间集》介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两大峰巅期的中间,对宋词的繁荣及以后词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文学艺术上的价值、作用、贡献和地位是不可忽视和否认的。首先,在人性探索上,它打破了以往人们的思想局促,突破了传统观念及封建礼教,描写了人性中最炽热最美好的感情;其次,在词的发展上对宋代以来的婉约词的发展和兴盛具有一定的枢纽地位,汉魏乐府的蜕变和唐诗流派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后世词体的风格,规范了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的文学地位;第三,在文学艺术上,这些词作者纵情下笔,轻松自如地释放着内心深处的真性情,摆脱了“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歌以咏怀”之说的束缚,加之辞藻华美芬芳、浓艳婉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翻开《花间集》,一股香艳之风扑面而来,让读者醉心其间,爱不释手。

《花间集》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词史上早期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这些词人中温庭筠、皇甫嵩为晚唐曲子词作家列于卷首表示西蜀词派的源流所自。和凝以制曲著名,时称曲子相公其词和温庭筠风格相近。张泌或疑为南唐词人此外韦庄到李珣十四或是蜀中文人,或曾仕于蜀多为文学侍从之臣。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代表了《花间集》中的两种风格其他词人的词作则多蹈温韦余风汤显祖云:“词至西蜀、南唐,作者日盛,往往情至文生,缠绵流露,不独苏黄秦柳之开山,即宣和、绍兴之盛,皆兆于此矣。”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与繁荣,有关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普及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时代有一时代的学问,我们今天想要了解、学习古典诗词,就必须学习包括《花间集》在内的传统典籍。而这版《花间集》除对原词添加注释、译文、赏析、生僻字注音外,还包含汤显祖、李冰若、陈廷焯等历代词学大家的点评,以使读者更为全面的理解《花间词》。另外,书中还配有上百余副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人物、花鸟等名画,一则是视觉美感的享受,再则与词中蕴含的意向和情感相贴合,提高审美的情趣及鉴赏水平。

鉴于词作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而编撰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对《花间集》的注释和理解恐怕也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在此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李寅生

 

2022年9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