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纪行(84):郑膺年先生印象
(2023-06-19 11:41:04)
标签:
教育文化历史 |
2020年12月22日,看到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图书馆尚韵芳老师发的微博,得知华侨崇圣大学师范学院原副院长郑膺年老先生不幸仙逝,终年94岁。
大约在2008年夏天,我到泰国华侨崇圣大学访问,当时的副校长邬莱攀女士及校长助理林长茂先生、华侨崇圣大学师范学院副校长郑膺年等人与我进行了交谈,双方互赠了礼物。当时身长修长的郑膺年先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郑先生温文尔雅,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之交谈有如沐春风之感。
后来我在泰国访问讲学时又与郑先生见面了十多次,他在华侨崇圣大学老校区四楼有一间十多平米的办公室,里面的书架上几乎全是中文书籍。他给我讲述了华侨崇圣大学的办学历史,并讲述了华侨崇圣大学创始人郑午楼的奋斗经历。据郑先生说,他担任多年的郑午楼先生的私人秘书,几十年来一直陪伴着郑午楼先生,目睹了华侨崇圣大学的发展历程。郑午楼先生虽然是一位商人,但为人却极有远见,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和培养华人子弟,郑午楼先生利用做生意赚的钱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在曼谷飞机场附近买了一大块土地,开始为华侨崇圣大学新校址奠定基础。后来郑午楼先生出现了亏损,但他仍然履行诺言,终于把华侨崇圣大学从老校区迁至飞机场附近,面积扩大了数十倍。新校址落成之日,当时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陛下不仅参加开学典礼,而且给华侨崇圣大学亲自题写了校名。这是泰国唯一一个由泰国国王题写校名的大学,给这所大学增添了无上的荣誉。
作为一位华人,郑膺年先生在经商之余,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推广,在他和郑午楼先生的支持下,华侨崇圣大学办起了《泰中研究》杂志,为记录华人的历史及奋斗经历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在华人来到泰国的一百多年间,华人努力奋斗,克勤克俭,形成了在泰国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在第一、第二代华人中,多为来自广东、福建的贫苦人家子弟,他们因在国内谋生困难,遂奔赴异国他乡。而泰国因自然条件较好,物产丰富,华人来到泰国后,凭着自己的勤劳能干,经过第一、二代的努力之后,第三代已经在泰国站稳了脚跟。现在在泰国,已经有很多华人进入了泰国的政界、军界、商界,成为了泰国的重要社会力量。在泰国站稳脚跟之后,华人开始重视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华人的头脑中。郑膺年先生在他这一代中,已经站稳了脚跟,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因此他把保护华侨文化作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华侨崇圣大学作为泰国第一所华人所办的大学,研究、保护华侨文化成为了这所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泰国高校,科研的氛围并不浓厚,在这种情况下,郑膺年先生大力支持泰国的华文研究,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每次见到郑膺年先生时,他都津津乐道地向我谈起他的华文研究计划,并且表示会一直坚持下去。
最后一次见到郑膺年先生时,是2020年春节。时我在华侨崇圣大学讲学,有一天在电梯间遇到郑膺年先生,他见到我后十分高兴,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坐一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他告诉我:在最近一次的例行体检中,他身体的各项指标均一切正常。当时他已经92岁了,他希望能够活到一百岁。我也祝他长命百岁,并期望今后来泰国时能够经常见到他。
过完春节之后,我回到了中国。此时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中泰两国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没想到在去年年底郑膺年先生却不幸仙逝,这次在泰国与他的见面竟成了永诀,实在是令人感到人生无常。待新冠疫情结束后有机会再去泰国的话,去他的亲朋故旧处了解一下他的事迹,以便让更多的华侨华人了解他的爱国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