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女诗人朱玉仙作品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2-12-05 09:58:30)
标签:
教育文化 |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
今天(2019年12月15日)我们在广西南宁这里举行,由广西朱熹思想研究会主办,广西诗词学会、博白县人民政府协办的“清代女诗人朱玉仙作品研讨会”。与会的嘉宾有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朱综源、台湾文化大学教授郑月裡、香港“明报”、“星岛日报”专栏作家郑颖镰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周生杰教授、贵州大学文学院杨经华教授、长沙师范大学刘青山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张明强教授、广西区党校谭锦华教授、广西大学郑朝晖教授、王巨光教授、朱少雄教授、广西师范学院黎玉英教授、梧州学院李光先博士等国内十多个院校40多名专家学者,我在这里代表广西朱熹思想研究会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会议,把广西地方文化和清代女诗人朱玉仙作品进行深入的研讨,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代乾嘉学派之后,出现了诗歌中兴之迹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即使是在广西地区,也有一些才华横溢的诗人脱颖而出。广西博白虽“僻处岭外,文化逊于中原”,但也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和优势,其中以朱熹后代朱玉仙最具代表性。朱玉仙祖籍广西博白县,出生官宦书香之家,从小深受书香家庭的熏陶,经常与姐妹兄弟习文学艺,书诗酬唱,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出阁成婚后,朱玉仙随夫宦游大江南北,得历诸多名山大川,客途风月,赏风吟月,诗作愈加精进。朱玉仙一生写了1000多首诗,她本人却只挑选130多首编成《画诗楼稿》一辑。1958年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期间,对古典诗词很熟、很喜欢的毛泽东主席,对广西古代名家的诗词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曾请广西的同志找来两部诗集供他阅览。一部是镇安府知府赵翼的《瓯北诗话》;另一部则是《画诗楼稿》,作者是清代著名的广西女诗人朱玉仙。受到伟人如此青睐的诗集,朱玉仙被后人喻为“广西的李清照”亦不为过。
据相关资料了解到,朱玉仙的前期作品主要描写深闺生活,诗作清新自然,节奏明快,有闺阁生活的雅致闲愁,也有随夫宦游对中原名胜古迹的刻画。后期诗作则主要围绕丈夫去世后的生活展开,悼亡夫君,怀念亲人,充满着离恨之痛。她的经历与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颇为相似,因此被称为“广西的李清照”。
由于朱玉仙生活在旧时的封建社会,虽然饱读诗书,也娴熟创作,但家风和礼教约束她不能够像众多男性诗人一样,在诗歌中关注重大政治题材,不能够深情表达对民族危亡和社会兴衰的关切。但朱玉仙诗歌在古代女性诗歌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又引领近代以来八桂女诗人创作风气,她的诗对于晚清南疆地区贵族家庭生活、研究朱子家风在边陲的传承有着重要艺术价值。
今天召开朱玉仙作品研讨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一一点评研讨朱玉仙的作品,以便缅怀朱玉仙其人其诗,传统家风家训传统,教育子孙后代,让那些优秀家风世代流传后世,成为传统家庭教育的范本,进而演变成为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
研讨会结束之后,与会专家学者还将专程往行博白县朱氏古居及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王力故居、王力中学参观,以便更加深刻地了解朱玉仙的生活和经历,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最后祝愿与会专家学者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祝愿开朱玉仙作品研讨会!
2019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