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汉诗名篇赏析(十四):初谒大和上二首并序

(2018-07-04 11:15:42)
标签:

教育

文化

杂谈

元开(722785),又称淡海三船、淡海居士。弘文天皇的曾孙。初为诸王(一世二世未做亲王未给姓者)。出家后名元开,孝谦天皇胜宝三年(751)奉敕还俗,赐姓淡海真人。元开对唐朝文化十分仰慕,他本想入唐学习,但因病而未能成行。曾任国司、文章博士、大学头等职,因善作汉诗文,故有“文人之首”的美誉。元开对鉴真和上非常崇敬,曾赋诗作序对其东渡进行赞扬。光仁天皇宝龟十年(779),元开应鉴真弟子思托的请求,撰写了著名的《唐大和上东征传》,对鉴真的东渡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相传神武天皇以后历代天皇的汉式谥号是为元开所撰。

 

初谒大和上二首     并序            元开

 

闻夫佛法东流,摩腾入于伊洛;真教南被,僧会游于吴都。未丧斯文,必有命世;将弘兹道,

实待明贤。我皇帝据此龙图,济苍生于八表;受彼佛记,导黔首于三乘。则有负鼎掷钧,虽比

肩于降阙;而乘杯听铎,未连影于玄门。爰有鉴真大和上,张戒纲而曾临;法进阇梨,照智炬而

戾止。像化多士,于斯为盛;玄风不坠,实赖兹焉。弟子浪迹嚣尘,驰心真际;奉三归之有地

欣一觉之非遥。欲赞芳猷,奋弱管云尔。

 

摩腾游汉阙,僧会入吴宫。      岂若真和上,含章渡海东

禅林戒网密,慧苑觉华丰      欲识玄津路,缁门得妙工

 

我是无明客,长迷有漏津    今朝蒙善诱,怀抱绝埃尘。

道种将萌夏,空华更落春    自归三宝德21,谁畏六魔瞋22 

 

注释:

摩腾:指迦叶摩腾。他与竺法兰都是印度高僧,曾于东汉明帝十年(67)来到洛阳,从事《四十二章经》的翻译。  伊洛:指河南西部的伊川与洛河。

僧会:指康僧会,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入吴都建业弘法的事。

龙图:指国土、版图,古代传说中称龙马从河水中背出的图。

八表:指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

黔首:指黎民百姓。  三乘: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这里泛指佛法。

鼎、钧:在这里均指重任之意。

阙:宫门。

戾止:来临。

真际:指真谛之际,佛法。

三归:佛家称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三归。

真和上:亦指鉴真和上。

含章:包孕美质之意。

禅林戒网密:这句是说禅院的戒律极为严密。

慧苑觉华丰:智能之苑所开觉悟之花非常茂盛。

玄津:玄妙之津途,指佛法。

缁门:佛家语,指佛门。  妙工:指善于陶冶雕琢人才的良工。

无明:佛经以痴为无明。其义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叫无明。一是言无真正的慧明,故叫无明。这里是用前一种意思。

有漏津:佛家语,即指有漏之津。犹言烦恼之渊,生死之海。由于迷于有漏之津,则不能达到涅盘之彼岸。有漏,有烦恼。漏:指烦恼。

萌夏:和尚在佛寺坐夏三月,用功学佛,便使道种发芽,故叫萌夏。

空华:即空花。佛家把一切烦恼生死视作空华。空华落掉,就可得道。以上两句是说:道种会因坐而萌发,空华也会逢春而落掉。

21)三宝:佛家以佛、法、僧为“三宝”。

22)六魔:指六欲天主。佛经谓欲界有六天,其最上一天为欲界主。有欲求佛者,此天主便来作障,佛经称之为天魔。  瞋:因愤怒而瞪大眼睛。以上两句是说:自从皈依三室之后,仗三宝功德,便不再畏惧六欲天魔来作障了。 

 

赏析:

《初谒大和上二首并序》收录于元开所撰《唐大和上东征传》。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元开的序文对鉴真大师赴日弘法的目的做了说明。第一首诗高度赞扬了鉴真东渡日本传经的卓越功绩,认为东汉时的印度高僧迦叶摩腾、三国时到吴地传法的外国沙门康僧会的贡献也比不上鉴真大师。诗中的“渡海东”、“戒网密”、“觉华丰”、“得妙工”等颂词,是元开对鉴真大师推崇备至的赞语。第二首诗表了明作者在鉴真大师的循循善诱之下,立志弃绝尘世,归依佛门

作者撰写《唐大和上东征传》,目的是“扬先德,流芳后昆”。而《初谒大和上二首并序》,便较好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思想。它不仅是元开对鉴真大师功绩的赞扬,也是日本人民对这位“日本文化恩人”的歌颂

 日本汉诗名篇赏析(十四):初谒大和上二首并序

(原载本人与日本学者宇野直人教授合著《中日历代名诗选》东瀛篇·第22—25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