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育孩子呼唤平常心

(2021-09-21 20:55:50)
标签:

双减

家庭教育

鸡娃

平常心

分类: 花开梦乡:孩子同家庭

养育孩子呼唤平常心

 

容貌焦虑、婚恋焦虑……在今天这个焦虑与梦想一样多的时代,普遍的教育焦虑,则是现代家长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人的高考倒计时,似乎从刚出生就开始了。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就像女人的衣柜,即便存量很多也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据闻就连小学生都因为压力过大而开始脱发了。


养育孩子呼唤平常心

人们为什么对教育如此焦虑?按理说,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人、发展人,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世间最好的人生态度也是不和别人比,做自己就好”。保留独生子女模式大部分中国家庭焦虑的是教育,更是社会板结和阶层固化纠结的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比不上别人好。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都知道这个世界需要宇航员和飞行员,更需要快递员;需要坐办公室的白领,更少不了站流水线的灰领和蓝领。但是在人人都仰着脖子踮着脚的队伍里,谁又敢第一个坐下来休息呢?在泱泱中国面临人口危机之时,中央放出“双减政策”的大招,力求重塑教育业态,消解民众焦虑,然而,某些培训机构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智慧”将英语等学科类培训换个“欧美文学鉴赏”的马甲逃避监管,像新东方这样的头部教培机构也开始转型培训父母,这是打开了教育内卷的新思路吗?


养育孩子呼唤平常心


怎样从根本上破除教育内卷 ,把 “剧场效应”裹挟下的父母和孩子们从全民鸡娃的教育竞争中解放出来?其实大家都明白,教育焦虑的关键正是在于缺乏平常心。爆款电影《你好,李焕英》里的一句台词击中无数父母的内心:“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著名纪录片《人生七年》揭示了一个教育真相:绝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都成了普通人。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孩子终将平凡。教育是为了什么?若孩子健康、快乐,做一个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难道就一定不如英雄的人生成功吗?现象级教育剧《小舍得》提醒人们不“舍”不会有“得”。新晋奥运冠军全红婵在文化学习上不得劲,并不妨碍她在竞技体育上很给力。作为家长,与其对“独苗”子女保持阶层优势费尽心思,不如平和地接受有缺陷的教育现状,把热衷攀比的焦虑感化做道法自然的平常心,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


养育孩子呼唤平常心

不论哪个年代、什么背景,做好家庭教育,永远是父母给孩子的托底。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都很充裕,最缺的反而是父母的用心。是以功利心实行“鸡血教育”强加教育以不可承受之重,还是以平常心“佛系育娃”激活孩子自我觉醒的主动学习坚持静待花开?“即使苔花如米小,也可与牡丹竞芳华”,应该是怀有平常心的父母拥有的一种教育自信。

在焦虑的时代做不焦虑的父母,从拥有一颗平常心开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