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孩子在学校卖玩具,你怎么引导?

标签:
家长俱乐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教育亲密关系 |
分类: 家庭教育指导师 |
案例:
你好!我儿子今年读四年级,最近孩子带了个玩具去培训班,邻座的女孩子很喜欢,想要拿身上的40块钱去换,我儿子就同意了。晚上他跟我说了这事,我觉得虽然不是他主动要卖给小姑娘的,但又觉得孩子过早接触这种事又不好,希望他下周和小姑娘见面还她钱,但可以借玩具给她玩。但又不知道怎么引导,请教植竣妈妈,谢谢!
分析:
这个妈妈先用第一段话向我提问,我在回答之前,先请她自己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因为没有思考地被动接受别人的意见,未必真的对自己有启发。别人告诉我们的,未必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未必和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理解力相匹配。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和最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那个人。所以,我希望她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会。比如她所谓的“过早接触这种事”不好,为什么不好?利弊在哪里?“过早”是以什么来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她用第二段话回答我说,她自己也说不清,而她的老公则认为没必要小题大做,随意就好。
在这个妈妈简短的两段话里,其实包含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怎么评价孩子的这种交易行为?孩子在学校里做买卖合适吗?怎么引导孩子的这种商业意识培养财商?如何树立孩子的金钱观?
首先,当孩子回家跟父母说起自己在学校用玩具赚到钱的时候,我们家长要沉住气,耐心地聆听和询问细节。一个孩子能跟你说他学校的事,证明他还信得过你,要珍惜孩子这份情感。然后,我们要看到孩子之间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简单的商业交易,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交易成立。一个得到了利润,一个得到了喜欢的玩具,皆大欢喜。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先肯定孩子们的商业意识和经济头脑,俩孩子都没错。孩子们在买卖玩具的过程中,有权衡,有思考,在要现金还是保留玩具之间做出了取舍,值得肯定。孩子通过交易可以朦胧地初步建立一种“我喜欢的,可以用钱去购买”、“客户喜欢的、需要的,就可以成为商品,可以通过交易来获得利润”的观念等,这都是非常积极的一面。如果我是这个妈妈,我会从这些地方去先肯定孩子。这样的交易本身,我并不反对。
其次,就是和孩子讨论,在学校里做这样的买卖,合适吗?我们有必要让孩子认识到,学校到底是一个干什么的地方?毫无疑问,学校的主要功能是让孩子们一起集体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同学之间相互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所以,学生搞买卖可以,但是学生在学校搞买卖,却并不合适。就好比说踢足球是对的,但是在超市踢足球,那就错了,因为超市是供市民购物的场所。(这里我多说几句。无独有偶,一个一年级孩子也在学校向同学兜售了他的玩具。爸爸跟他说在学校做买卖不太合适的时候,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凭什么我不可以卖玩具?学校保安还卖红领巾呢?”哈哈哈,非常棒,善于观察且有独立主见的孩子,我听了很是喜欢!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这一面首先一定要给予高度肯定,但是,孩子的主见却未必是正确的!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给予正确的指点和引导。保安卖红领巾,是因为红领巾是小学生在校的必需品,很多孩子管理能力有限,容易弄丢红领巾,是学校领导特批保安为大家提供这个服务来方便学生和家长。而你兜售的玩具,却不是小学生在校上课的必需品,孩子手上拿着玩具,心里惦记,相反还会影响课堂纪律。这一点,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学生卖玩具和保安卖红领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逻辑。)
那么,如果孩子对商业交易特别感兴趣,该怎么办呢?怎么去引导他们的商业意识,锻炼他们呢?就像踢足球要去球场踢一样,家长完全可以积极在校外给孩子们创造这样的一个场所啊!比如周末带着孩子拿着玩具出去找个人流量大的热闹地方练摊;或者约一些有相同意识的家长,组织孩子们在某个同学家里、某个小区广场等开小型的跳蚤市场,让他们互相交易,或者向小区居民兜售;还可以向学校积极建议,在学校的倡导下每学期或者每学年搞一次活动,用某个下午的半天时间在学校操场上搞一个跳蚤市场,让同学们练摊,既当卖家也同时可以拿着钱当买家,还可以倡导大家把获利部分捐款,集合大家的利润一起捐献给慈善机构做善事,这不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锻炼吗?我记得小竣他们学校就搞过类似的活动。其实只要家长有这个心,办法总是能想出来的。
然后,关于这个家长的那句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钱”,我想谈谈对孩子金钱观的培养。钱不是坏东西,让孩子接触钱并不是什么坏事。我儿子四岁就已经一个人拿着零钱去小区菜市场,买了青菜豆腐再晃晃悠悠提回家了。让孩子知道钱可以换来需要的东西,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有什么坏处呢?不要害怕孩子接触钱,重点不在这。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怎么赚到钱和管理钱!告诉孩子,钱不是柜员机吐出来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凭劳动和智慧才可以换来钱。钱才可以换来学习用具,换来生活必需品,钱还可以帮助更多困难中的有需要的人摆脱困境,有什么不好呢?多去卖卖报纸,练练摊,知道钱来得不容易,这样孩子就知道要勤劳,要读书学习掌握真本领,长大才能多赚钱,现在才会珍惜钱,不会随便跟家长提无理的过分要求,不至于没有节制地铺张浪费。我们固然不希望孩子庸俗市侩唯利是图,但是也绝对不要让孩子不识人间烟火,以为钱财天上来,家里有的是。
http://s4/mw690/001UapiKzy6Hc0eVjCb23&690
吉林省当代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QQ:1623699677
电话:0431-81706577
官方新浪微博:当代家庭教育
公众微信:ddjtjyhttp://s14/mw690/681330fetddf9dd8235dd&690
手机网站:http://wap.ddjtjy.comhttp://s1/mw690/001UapiKzy6GUIaOFnGf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