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布置形式及注意事项

标签:
杂谈 |
分类: 花艺知识 |
首先来看会场形式。日常工作会议的会场布置形式多为圆型、椭圆型、长方型、正方型、一字型、T型、马蹄型,体现民主与团结的气氛;座谈会、讨论会的会场布置成半圆型、马蹄型、六角型、八角型、回字型,使人有轻松、亲切之感;中型会议的会场布置成而字型、M字型、扇面型,使人有正规、严肃之感;大型茶话会、团拜会的会场布置成星点式、众星拱月式为好。大型会议一般在礼堂召开,形式是固定的。
剧院式:适于听众较多的场合,讲话者可以站在较高的主讲台上;教室式:狭长的会场设置便于注意力的集中;董事会式:适于少量人员开会,利于彼此间的交流,布置也较为正式;U型式:适于中等人数的会议,同样便于交流;圆桌式:适于小组讨论,布置一般较为随意。
再来看排列座次,它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比较科学的原则给与会人员安排座位。排列座次的几种规则:1凡要正式公布名单的,按照名单先后顺序排列座次。2按照选举得票多少排列座次,得票数一样的,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先后。3按照姓氏汉语拼音字母字头为序排列先后。4按照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座次。
排列座次的几种方法:1横排法。即按照公布名单或以姓氏笔画为序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座次,先排出席会议的正式委员(代表),后排候补委员(代表)。2竖排法。即按照各代表团成员的既定次序或姓氏笔画沿一条直线从前至后依次排列座次,正式代表在前,候补代表在后。每个代表团的排列次序按固有顺序从左至右排列,或以会场中心座位为基点,向两边交错扩展。3左右排列法。即按照公布名单或以姓氏笔画为序,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交错扩展排列座次。中国传统习惯以左为上,排在第一位的居中而坐。以此为基点,其余的以居中者的左手方为第一顺序,一左一右,依次排列。
美化会场也很重要,比如可以在主席台后侧适当地摆些棕榈树、花草,使整个气氛显得既庄严又朴实,非常舒畅。
参加会议的礼仪
对一般与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按时到会,遵守会议纪律。
开会时要尊重会议主持人和发言人。当别人讲话时,应认真倾听,可以准备纸笔记录下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或要求。不要在别人发言时说话、随意走动、打哈欠等,这是失礼的行为。
会中尽量不离开会场,如果必须离开,要轻手轻脚,尽量不影响发言者和其他与会者,如果长时间离开或提前退场,应与会议组织者打招呼,说明理由,征得同意后再离开。
在开会过程中,如果有讨论,最好不要保持沉默,这会让人感到你对工作或对单位漠不关心。想要发言时应先在心里有个准备,用手或目光向主持人示意或直接提出要求。发言应简明、清楚、有条理,实事求是。反驳别人不要打断对方,应等待对方讲完再阐述自己的见解,别人反驳自己时要虚心听取,不要急于争辩。
参加大、中型会议应穿着整洁,提前到达会场,服从会议组织人员的安排,讲究礼节。
坐在主席台上的人应按要求就座,姿态端正,不要交头接耳,不要擅自离席。当听众鼓掌时也要微笑鼓掌。
如果在会议上有发言任务,仪态要落落大方,掌握好语速、音量。注意听众反应,当会中人声渐大时,则标志着你压缩内容,尽快结束了。发言完毕应向全体与会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