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幼儿园小、中大班3月份家庭教育指导菜单、作业、总结
(2013-03-21 11:34:19)分类: 特色项目 |
克拉玛依区南林幼儿园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小班3月份家庭教育指导菜单
现象直击:
宝宝已经快四岁了,还不肯自己吃饭,洗手,穿衣、穿鞋,什么都依赖家长,孩子依赖性特别强,如何来改变?
专家解读:
独立性是指不依赖外力,不受外界束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独立性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独立性强的孩子,能较快的适应新环境和认识新事物。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3-6 岁这一阶段是孩子自主性、独立性迅速发展的时期,应注意对其独创性的培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很少给孩子机会,总认为孩子还小或因为他们做得太慢而帮着做这做那。慢慢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克服困难,而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的帮助。
学前阶段培养孩子独立性常常通过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开始,3-4 岁幼儿能独立吃饭、大小便、入睡等;4-5 岁幼儿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洗手洗脸、将玩具放好等;5-6 岁幼儿能独立叠被子、叠衣服、整理书包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儿童为他人服务的能力,例如帮助大人收拾碗筷、擦桌子、清扫垃圾等。
布奇专家支招:
家长在对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中,要有理念、有判断、有方法。所谓理念,是家长应该坚信和坚持“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语录),应该相信贯彻这一观念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所谓判断,是指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什么应该加强,什么应该不在意。家长要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分析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所谓方法,是指家长要善于寻找和总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对那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不能粗暴地训斥,家长要不断鼓励、循循善诱、耐心陪伴、坚持不懈。例如,家长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进行分解,像洗手就可以分解成:“卷袖子-冲水-抹肥皂-搓手-冲水-擦手”等六个步骤。分解成这样的小步骤后,再引导孩子循序渐进的完成,孩子会很容易接受。
小班3月份家庭教育家长作业
日期:
家长签名:
教师评价:
从小班三月份家庭教育指导菜单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家长的参与性比较高,大多数幼儿家长都能认真细致的学习菜单的内容并能从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中进行对比、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所在,也意识到孩子的依赖性产生的原因。如:主要是家长没有将孩子的手放开,什么都替他们做,把孩子的练习机会剥夺了,时间一长,孩子产生了依赖性、堕性,觉得大人帮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他们以前会做的,他们也说不会,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退化”现象!也有许多的家长做得比较好,父母以身作则,把手放开。如:引导孩子独立完成洗脸、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平时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些简单的自我服务的生活技能,帮助妈妈拿东西、扫地、抹桌椅,肯定孩子的表现和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或者做得也不是很到位,都要及时的表扬,使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帮助他人的愉悦情绪。总之,家长普遍认为本菜单的内容针对性比较强,也很好的帮助家长解决了3-6岁孩子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学习专家的指导菜单,启发最大的是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和贯彻,理念很重要,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导行为,有了行为才能促成结果。其二是对教育方法的描述对我们很有启发,能指导家长举一反三,改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因此,家长在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中,要有理念、有判断、有方法。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自主性、独立性迅速发展时期,应该注意对其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终身成长都受益匪浅。
小班组
2013年3月20日
克拉玛依区南林幼儿园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3月中班家庭教育菜单
正确面对孩子的提问
“苹果为什么是圆的?”“女孩为什么不长胡子?”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甚至大人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面对这些提问,父母要正确对待。
如果父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对孩子的问题应答得当,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长远发展。 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不敷衍、斥责
镜头回放1: 妈妈从幼儿园接小羽回家,路上小羽望着天上,冒出一大堆的问题,“天上的云为什么是灰色的?”“云能飘在天上是不是因为它很轻?”“那飞机很重为什么也能飞在天上?”……到家以后,小羽还是不消停,跟在妈妈屁股后面问东问西。妈妈急着做饭,忍不住呵斥小羽:“怎么那么多问题?去,去,妈妈要做饭,看动画片去。”
分析与建议:父母上班累了一天,回来还要料理家务,十分辛劳,这种烦扰的心绪往往会影响到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当孩子问东问西、没完没了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很不耐烦,或是斥责孩子“自己玩去,别来捣乱!”或者随便敷衍几句,应付了事。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及时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拖延
镜头回放2: 6岁的小波和妈妈一起去买东西,妈妈付钱的时候,他问道:“钱是怎么来的?”妈妈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只好说自己也不太清楚。此后的几天妈妈一直在琢磨该怎么给儿子一个合适的回答,当他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几天过去了,儿子正着迷于新买的游戏机,怎么也不肯听爸爸讲有关钱的历史了。
分析与建议: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具体情境表现出的不解。而且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可能转眼就会忘记自己问过什么,父母如果过了很久才回答孩子问题,所起的作用就不会很理想。父母如果遇到自己也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看书或上网查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了解孩子提问的原因再给予,给孩子释放情绪的机会回答
镜头回放3:丫丫从幼儿园回来,抱着她的泰迪熊不停问妈妈:“熊熊的爸爸妈妈在哪里呢?”“熊熊为什么不说话,是不是因为他的朋友们不喜欢它?”……妈妈只是“啊”“嗯”地应着,并没有在意,可丫丫越来越焦躁,最后竟然哭起来让妈妈不知所以。后来才知道那天几个小朋友故意不跟她一起玩,丫丫很难过。
分析与建议:有的时候,孩子会以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安、不满、紧张或恐惧。如果孩子有异常的表现,父母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忽然会提出这个问题,尽量抚慰儿童的情绪,而不必直接回答问题:“熊熊当然有爸爸妈妈,还有很多小朋友,他们都非常喜欢它……”
有的问题,不是要父母回答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要重视他的感知。“狗为什么生小狗,而不生小猫?”像这样的一些发问,需要的是与孩子对话,而不是真的从遗传学角度去解答问题,这时,家长可以反问孩子:“狗与猫是一种动物吗?”“不是。”“不是同一种动物,狗怎么能生小猫呢?”用简单概括的解释启发儿童的独立思考
镜头回放4:小昊宇问妈妈:“妈妈,风从哪里来?”“是空气的流动。”妈妈又想了想,向小昊宇吹了一口气,说“瞧,这不是有风了?”小昊宇似懂非懂地走开了,过了几天,妈妈发现小昊宇在颇有兴致地翻看一本有关自然科学的读物。
分析与建议:孩子提问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不同,有关基本信息的问题在减少,有关事务关系的问题在增加对这类问题,父母不必讲述大道理和高深的科学知识,用一两句简洁而概括的回答不仅能扩展知识,还能启发孩子进一步思考。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和实验,促进兴趣的持续发展
镜头回放5:乐乐指着书上的图片问:“妈妈,彩虹是怎么形成的?真的是七个颜色吗?”妈妈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对他说:“我们做个实验吧。”妈妈带着乐乐准备好材料,然后开始实验。后来爸爸发现,乐乐遇到一些问题,特别喜欢动手做实验。
分析与建议:孩子总是会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感兴趣,父母除了口头简要给以解答外,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大自然里,让孩子仔细观察,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直觉形象思维能力,并增长实际知识。对能简单动手操作得到答案的问题,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和孩子一起动手寻求答案,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还能促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3月中班家长作业
日期:
亲爱的家长朋友,当您条阅读完正确面对孩子的提问这一文章后,对您有启发和影响吗?请您遵照菜单审视一下自己,当孩子对您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时您是怎样做的?您从菜单上学到了什么?您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面对孩子的提问?请您在这里畅谈一下。谢谢!
第二学期3月中班家长作业总结
幼儿期的孩子是好奇好问的,父母对孩子提问的态度和回答方法直接影响到孩子求知的欲望和智力的发展,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求知欲和智力的发展,提高家长育儿的知识和经验,在三月份的家长作业中,给家长们借鉴了“正确面对孩子的提问”的菜单。从菜单中我们列举了5个案例,并提供了分析与建议。最后给家长布置作业“当您阅读完正确面对孩子的提问这一文章后,对你有启发和影响吗”?并让家长遵照菜单审视自己,当自己的孩子提出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时,你是如何作答的等。我们中班组在发放了112份菜单作业中,回收了近100份。从中可以感到95%的家长都对此次的作业能做到认真阅读,认真回复。能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的疑惑通过此次学习找到了一定的方向。通过阅读家长的作业,我也学习到很多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此,我也想通过学习,对自己的认识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以便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发展工作。
1.必须接纳孩子的问题
孩子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家长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了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因此,家长必须接纳孩子的问题。
2.尽可能立即回答
孩子注意力不持久,如果不马上回答,孩子或忘掉了刚刚问的问题,或兴趣降低,都会大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立即回答,并不是主张马上把问题的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说应该立即受理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并努力通过对问题的受理来促进孩子对有关问题的思考,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3.以问代答
为了鼓励孩子养成有问题先自己动脑筋思考的习惯,对孩子的问题可适当地反问孩子,有些问题孩子问你,只是想验证一下他自己的想法,这时你采用反问的方式正合他的心意,并且这样的回答比你挖空心思去从科学的角度来回答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满足。如孩子问:“男的和女的有什么地方不同?”对于这个问题,如你回答说,男的有力气,女的温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如果你回答说,男的有胡子,女的没有胡子。可是现实中,孩子看到的却是男孩和部分男的是不长胡子的。对孩子的这一问题你可以这样反问他:“你看男的和女的有什么地方不同呢?”可能孩子会迅速做出反应,得意地回答:“这个问题我知道。男的短头发,女的长头发。男的不穿裙子,女的穿裙子等。”爸爸听后,可在重复孩子答案的同时这样附和说:“对,爸爸也这么想的。”这样的回答就很得体,又鼓励了孩子的创造力。
4.和孩子一起上网、研究
当遇到无法解答或难以系统而科学地回答的问题时,家长应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资料研究,要边看边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词句向孩子解释。这会使孩子从小养成有问题会自己想办法的习惯,将来遇到疑难问题就知道如何自己去找答案。
克拉玛依区南林幼儿园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大班3月家庭教育指导菜单
尊敬的各位家长:您们好!
南林幼儿园三月大班家庭教育指导菜单与家长朋友们见面了!本期菜单的主题是《学习如何表达爱》。
“你爱你的孩子吗?”“当然爱!”
如果在全世界做一个调查,哪国的父母最肯为孩子牺牲自我,中国的家长一定会得第一名。因为很多中国家长是为了孩子而活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是,怎样正确地向孩子表达爱,很多父母就不是很清楚了。
场景1:前几分钟,妈妈情绪还不错,在得知自己的股票损失不少后,对过来找自己玩的孩子大发脾气。
妈妈的想法:平常我对你百依百顺,但碰上我心情不好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孩子的感受:觉得大人很怪,随时都会生气。妈妈生气肯定是自己不好,心里很恐惧,以后在家里、在外面要先看看别人的脸色再说话、做事。
点评:给孩子稳定的爱
这种做法首先给孩子做了一个“不理智”的榜样,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情绪夸张、喜怒无常;其次,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强势的父母在“欺压”弱势的孩子,无形中示范了“强势”可以对“弱势”随意发脾气的做法。此外,还会让孩子没安全感,他担心随时会失去父母的爱,这样的孩子在将来的人际交往中要么讨好他人,要么欺压他人。
场景2:妈妈为了能让孩子多吃几口饭,许诺带孩子去公园或游乐园。结果孩子还是不吃,还把碗打破了,妈妈大发雷霆,并威胁孩子不乖就不爱她了,要带邻居家的宝宝去公园去游乐园。
妈妈的想法:怕孩子不吃饭营养不够,只要她吃饭,什么条件都可以满足。威胁她也是为了让她能乖乖地吃饭。
孩子的感受:觉得自己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很生气,同时也觉得是自己不乖,妈妈才会去爱别人的。不知道要听自己的还是听妈妈的,左右为难。
点评:给孩子非功利的爱
当我们有条件地爱孩子时,其实是非爱的行为。爱应该是无条件无目的性的,如果孩子感到自己只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才能获得爱,孩子就会害怕失败,不敢努力;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当有人对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他总是很难拒绝,因为拒绝就意味着失去。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有很深的自卑感,内心怯懦并且痛苦。
场景3:工作一天的妈妈回到家,腰酸背痛,正在写作业的儿子跑过来关心妈妈,要帮妈妈捏捏肩膀,妈妈却对孩子说:“妈妈没事,妈妈不用你管,你去把作业写完就好了。”
妈妈的想法:孩子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自己累点苦点都不要紧。
孩子的想法:想回报妈妈一些爱,妈妈却说不需要,觉得自己不重要,也不被需要,以后管好自己就行了。
点评:给孩子能流动的爱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应该像一条循环流动的河流,因为只有流动的水才是有生命力的水,才是清澈的水。流动的爱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爱,如果永远只有父母爱孩子,就好像国王爱大臣一样,那是居高临下的爱,你强迫孩子漠视你的一切又要孩子接受你给的一切,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你为孩子呕心沥血,到头来养出一个所谓的“白眼狼”!所以,孩子不仅是爱的获得者,也应该是爱的施与者,我们应该珍惜孩子对我们表达的每一点爱。
五个表达爱的小技巧
1、 使用爱的语言
在卡片上写上你称赞孩子的话,贴在他的床头、房门或者书包上,甚至是牛奶盒上,给孩子一些小小的惊喜。
2、 准备独处的时刻
每天或每周,跟孩子约定一个时间,让你完完全全属于他,活动可以是散步、读书、聊天、外出,也可以做他喜欢做你却很少过问的活动,比如下棋、玩电脑小游戏。
3、 彼此为对方服务
和孩子各列出三项内容的单子,写出你需要他为你做的事,以及他需要你为他做的事。双方都尽量不评价和改动对方的单子,尽力去完成就好了,因为这是为了表达:“我爱你,所以愿意为你服务让你感到高兴。”
4、 爱的肢体语言
经常拥抱孩子,也可以请孩子让你在他小小的臂弯里靠一靠,享受一下被孩子拥抱的感觉。
5、 给孩子爱的礼物
留心孩子说:“我喜欢。。。。”并悄悄记下来,可以加上爱的语言:“我爱你,所以送一个你喜欢的礼物给你!”礼物可以是亲手做的,甚至可以是路边拾到的一块石头或一片树叶,因为过于贵重的礼物反而会教给孩子错误的价值观。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大班3月家长作业
日期:
1、写出你能称赞孩子的几句话(以后建议家长养成每天给孩子讲一句不一样的称赞的话,坚持一周看看
2、写出希望孩子能为你做的事,他需要你为他做的事。
3、如果你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跟孩子独处,你想跟孩子一起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