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将消失的记忆,宜昌西坝皂角树巷,历经100多年的沧桑

(2020-10-16 10:56:44)
标签:

今日头条

转发

三峡辣鱼儿

宜昌

杂谈

         即将消失的记忆,宜昌西坝皂角树巷,历经100多年的沧桑


今日头条 三峡策划哥2020-10-13 15:44:19

    在宜昌城区的西坝,有一条拥有百年历史的街巷,这条巷便是皂角树巷。皂角树巷位于西坝岛的南端,东边紧邻新兴街,南边与康家巷相连,西临长江,北接原长江科学院基岩研究中心大院。

    说起这条街巷,得从一个传说、一座庙宇开始。

    古时候在西坝,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水涨坝也涨”,即使遇到再大的洪水,西坝岛也不会被淹,全是仰仗长江对岸的五条“巨龙“潜伏在此,庇佑着西坝岛。每当洪峰来临,这五条“巨龙”便在坝头衔水泄洪,所以,西坝的坝头在当地人眼里一直被视为“龙嘴”。

    然而“五龙护坝“的传说越传越神,于是,在明洪武年间,岛上来了一位名叫戚光的僧人,这位老僧过去在皇觉寺院学过佛法,与朱元璋以师兄弟相称,当他到达西坝岛后,在此坝头站立了许久,凝视江水,手捻佛珠……片刻过后,他建议当地人在此修建黄陵庙,以除水患。



     位于下西坝的黄陵庙,在其香火鼎盛时期,沿长江上下近千里的香客,都愿意来到这里进香、拜佛,络绎不绝。后来黄陵庙附近又修建起了金公寺、栖霞寺、太和观、五通庙等连片寺庙,形成一片西坝庙群,香火更是鼎盛空前。#历史#

     在这些庙宇附近,有一片茂密的树林,皆为皂角树。来西坝黄陵庙的香客根本挤不进庙内,便在这片皂角树林上挂彩带和红绸以示祈福。过去住在西坝岛上的居民和从外地过来的虔诚香客,都想围绕庙群生活,随着他们的进住,这片皂角树林就被慢慢地毁去,他们在这里自建住房和商铺,做着商贸交易等营生,这里也就逐步形成了新的闹市,原来大片皂角树林,只留下了两棵双人才能合抱的大皂角树在此。

     由于这里的逐渐繁荣,也催生了西坝过去有名的街巷——甲街。甲街不长,约100来米,而宽仅两米,沿着西坝岛呈南北分布,甲街的两边都是房屋,一条通体光亮的石板路,一直伸到巷子尽头,可以直达黄陵庙。当时的甲街,商贾云集,商号、茶馆、酒楼、钱庄、货栈样样齐全,热闹非凡。

     到了清末,人们在原皂角树林的地方,相继建起房屋,形成了新的街巷,连仅剩的那两棵粗皂角树也被人砍掉。人们如此大兴土木,遂将新建起的街巷称之为“皂角树巷”,其名沿用百年至今未变。

     解放后,皂角树巷的房屋经住户改造,其状况各异,仅存的老屋所剩无几。后来,甲街和皂角树巷也被陆续搬进来的一些厂房所占用,顿时改变了原来的模样。

    或许,在皂角树下盛凉的夏夜已成为西坝人的共同记忆,即使树林不在了,西坝人仍执意地坚守“皂角树巷”这个名字。

    在皂角树巷的老屋,大门紧锁,屋顶荒草丛生,淡淡的阳光照射在破损的老墙上,斑驳光影片片摇晃,更显古老。

      随着至喜大桥建成通车和棚改征迁工作的推进,皂角树巷所住居民已陆续搬离,到今天为止,皂角树巷已经人迹罕至,这条百年的古巷也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唯有历史的记忆,在此不曾消失。

     未来的这里,将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成为宜昌的城市文化休闲中心,一座新兴的西坝岛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在美丽的宜昌。#城市#

关注@三峡策划哥,和您一起探寻宜昌那些消失的记忆

收藏
举报
70 条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