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母乳喂养先要把母乳喂养常态化

(2012-12-06 11:11:47)
标签:

母乳喂养

常态化

客观观察

促进母乳喂养

育儿

分类: 母乳喂养知识
促进母乳喂养在这里遇到很多复杂的局面,这是5年前的我没有预料到的。很多母乳妈妈顶着那么多的压力,真的让人很心痛。母乳妈妈们,包括我,不是极端分子,也不应该成为斗士。只是希望妈妈和宝宝通过母乳喂养都有健康的未来。希望人们还能认识到母乳喂养还带来很多社会的益处,包括环境保护。
 
在母乳喂养上发生问题的妈妈和宝宝也是有的,就好像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常受孕。不过这个比例不应该是大多数。而且有时候的问题,也无需特别的干预,自己调整一下就可以了。就好比夫妻两人总怀不上孕,有时候可能就是太紧张了。当然,有些情况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来提供治疗方案,还是拿受孕来举例,女方输卵管堵塞,或者内分泌有问题,那么就得让专业的医生看看。但是怀孕本身不是一钟病。大多数人还是通过自然方法自然受孕。咱们中国人的生育能力是很可以的,不然咱人口不会那么多。同理,母乳喂养也是这样,大多数人完全可以顺利的母乳喂养,这个很好理解。母乳喂养本身不是一个疾病,不是一个问题,它就是一个人体正常功能。我们不要怪医生不懂母乳喂养,因为他们的重点是看病。如果把母乳喂养变成了一个需要特别处理的情况,这个就出问题了。所以母乳喂养应该首先是常态化的。把这个基调定好了,人们也就坦然多了。
 
发明配方奶的初衷也并不是邪恶的,对于真正无法母乳喂养的母婴,在没有其他妈妈的奶和母乳银行的情况下,配方奶帮助了这一小部分人类。只是商业要利益最大化,必要尽可能的扩大市场,最后减少的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应该说是一门艺术,背后是有很多的自然科学。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漂亮不漂亮,数字比例的确可以说明什么,但是有时候真的也是一种整体感觉。不能因为鼻子少了几毫米,那就不是一个好鼻子了。产后,有的妈妈一天下奶,有的四天。有的宝宝毫无规律的一天吃15次以上,有的很规律的每三小时一次。这都很正常。乳房没有刻度,但我们也可以客观的去观察。比如判断婴儿是否吃到足够的母乳,还是要从客观的胎便的排出量和形状,尿量以及体重来判断。当然,不是说有7泡尿的就比5泡尿的好。够了就是够了,完全无需追求最大化。因此有时候,“奶水不足”也可能是一个主观感受,并非客观事实。就好比宝宝吃的很频繁,就不代表宝宝没吃到足够的母乳。这个相信我这么啰嗦的解释了之后,大家都能明白了。真正的奶水不足,那么的确应该有专业人员来共同分析,评估的并提供解决方案的。不过现实中,很多妈妈也知道了,这个“被奶水不足”是很多见的。
 
促进母乳喂养,首先要把母乳喂养常态化。这一点来讲还需要努力。母乳喂养不该成为一个商家必争之地,无论是产品也好服务也好,都应该有非常明确的限定。不要奶粉抢掉了很多的母乳喂养,剩下的母乳喂养又被各种产品和服务包围。这样的话,母乳喂养的很多益处又被消弱了。这样的赢家又会是谁?
                                                         钰雯 2012年12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