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原生红玉四神龟纹璧;直径13厘米重352.2克。

分类: 和田玉器 |
和田原生红玉四神龟纹璧;直径13厘米重352.2克。中孔直径4.5厘米。正面浅浮雕神龟四只,龟身及平面雕回纹。璧背面阴刻神龟纹四只玉及平面雕回纹。通体紫红如凝血。玉质很油润,雕工精细。
和田原生红玉是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时,炽热的岩石液体在冷凝成玉矿石的过程中,有微量的铁元素掺杂,便形成了玉石的红色。原生红玉所具有的红色,因所含的铁元素的多寡,呈现出来的红就有棕红到粉红之别。重要的是,原生红玉的红色不管色泽深浅,自内而外,颜色是一致的,颜色分别是色彩均匀的棕红、粉红、肉红。
历史记载
清人著《玉谱类编》有言:“璑,三采玉,朱、苍、白也”。朱,红色;苍,灰黑色;白,白色。
《玉说》对红玉也有描述:“玉本天生丽质,君子攸珍,品类既称夫浩繁,色相宜辨其高下。
潜确类书曰:玉有五色。白黄碧三色俱贵。白色如酥者尤贵。餐色油然及有雪花者,次之。黄,贵色。如栗者,谓之甘黄;焦黄者次之。碧色青如蓝,黑者为上,或有细黑星及色淡者次之。又有赤玉,红如鸡冠,允称最贵之品,无如。此种美玉,世不多观。”《玉说》将红玉列为没有可与之比肩的最高贵的玉石品种,世间并不多见。
据了解,和田红玉玉色鲜艳明亮、玉质干净坚挺、玉皮硬度较高、产量稀少,体型多为较小籽料,目前市场上很难见到20克以上籽料。在“女娲补天”、“皇帝食玉”、“西王母献玉”等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都讲到了“和田红玉”,揭示了其在中国玉文化中的地位。
由于和田玉的稀缺贵重,红玉古时只在宫廷王室内流传,民间只能在文献中闻其名而难见其形。尤其是和田红玉,比羊脂玉更为稀缺贵重,很多人只是在传说中听过,很难有缘一见。俗谚云:“玉石挂红,价值连城”,是说红色玉极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