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昭君及传奇.
(2023-09-06 17:12:44)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读书扎记 |
唐诗中昭君及其传奇
读《广选新注集评全唐诗》汇集了关于昭君的集如下:
李白的三首: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越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去紫台连胡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说’’生长明妃尚有村’,’明确史上真有昭君这个人,李白句“胡中美女多羞死’’奠定了昭君容貌超群地位,
二人中都有’’’’画图之事,说明采用毛延寿画像陷害情节,昭君出塞,青冡埋沙,汉宫秋月,千载琵琶,令人之感叹!
唐代李商隐有诗: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突出画匠为黄金坑害了昭君,蒙骗了元帝,强化了因果关系。
儲光羲的诗: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则宣染塞北环景恶劣,昭君精神压抑,强作笑脸的生活。
白居易也有诗二首
满面胡沙满鬓风,锁残黛脸銷红。愁苦辛勒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时贱峨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白乐天前首写昭君塞北生活,后首则叙汉使节来,昭君问何时用黄金赎身,并告不要告诉元帝她现实情况。
皇帝还关心昭君吗?王安石诗有答: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如何评价昭君出塞的社会效应?
唐人苏都《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境,寒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張仲素《王昭君》诗云: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历史中真实们昭君又如何?
最早的记载是在班固编的正史汉书,《汉书元帝纪》中有:’’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汉书匈奴传》载:’’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字昭君赐单于。’’
这时强大匈奴被汉几朝攻击败北分裂,昭君嫁与的呼邪单于的南匈奴已是向汉称臣纳贡的藩属。班固《汉书》成书时距昭君事只l70年,所以真实性最大。
后来的演义有传奇性质?
东汉蔡邕编撰的《操琴》有了“昭君怨”曲谱,创造了昭君吞药自杀苦局;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倫辑的《西京杂记》,涉及昭君出塞,增加画工索贿情节。
南朝宋范晔著的官方正史《后汉书》有:昭君之子智牙师被冤杀时,提到昭君出塞情节由与《操琴》略同,描述昭君由于怨恨自愿请行,增加了元帝赐婚仪式掠艳昭君美貌而失态行为。
元代馬致远创作了《汉宫怨》,是杂剧四大悲剧之—,改毛延寿受元帝委托到民间选宫女,昭君不肯行贿被丑化進冷宫,元帝巡官发现宠爱封明妃,毛延寿投匈奴,大兵压境逼元帝献昭君,昭君北上至汉与匈奴交界黑龙江投自尽。
历史上真实向昭君与诗人和剧中昭君不能混为--_团,那些演释表现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现代人欣赏古诗时自然也有自己的取舍!